阅读:
原标题:渔业资源调查装备再添新成员:“黄海11”号在青交付
9月13日早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黄海11”号渔业资源调查船在青岛港8号码头顺利交付,为我国渔业资源调查转型升级再添新装备。至此,黄海水产研究所拥有“北斗”号海洋渔业资源调查船、“黄海11”号渔业资源调查船以及“黄海星”号近岸渔业资源与调查船等3艘科学调查船,全面提升了在近岸、近海、外海及远洋等全面开展渔业资源科研考察的能力和水平,为进一步加强我国海洋渔业资源调查奠定了坚实基础。
“黄海11”号渔业资源调查船船长42.8米,宽8米,平均吃水3.3米,总吨位398吨,主机功率约634千瓦,续航力4000海里,自持力30天。该船集捕捞、调查、科研于一体,具备在近海进行大范围海洋渔业资源、水文、物理、化学、声学、遥感等综合要素的立体、实时、同步探测、分析和处理能力,具备考察数据采集、样品的现场分析能力,以及数据集成和信息传输能力。配备主要科研设施包括海洋环境实验室、声学评估实验室、鱼类资源实验室、科研鱼探仪系统、无线拖网监测系统、船载多普勒海流仪、底层拖网、阿氏网和浮游生物拖网等,可开展黄渤海区渔业资源环境专业科学调查研究任务,为我国近海渔业科学调查和高新技术研发提供必要的平台。
该船投入使用后将主要承担黄渤海海域的渔业资源与环境的常规、专项和应急调查监测、海洋综合调查和研究、涉外海域渔业资源环境调查、双边或多边渔业资源联合调查、负责任捕捞技术研究、渔业资源养护等任务,开展黄渤海复合渔场高效生态渔具渔法、鱼类洄游规律、渔场形成机制、渔业资源时空变动规律等研究,为黄渤海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对外谈判、生态环境修复和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提供支撑平台。同时通过共享共用机制,为全国海洋渔业科技界提供资源环境科学调查公用平台和人才培养平台。(记者 王娉)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陈烛光]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10/31 07:17 / 青岛日报
“头戴盛锡福,脚踏新盛泰,身穿谦祥益,手戴亨得利,看戏上中和,洗澡天德堂,吃饭春和楼,看病宏仁堂。”在这句老青岛人耳熟能详的顺口溜中,可以窥见中山路昔日的繁华商业面貌和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10/14 08:41 / 青岛日报
西海岸新区龙湾崖社区成功释放存量建设用地约500亩,加速新型产业导入,蝶变为潍柴(青岛)智慧重工智造中心项目。目前,区域内已成功引进配套项目3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