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全球特种冷藏集装箱 六成是“青岛中集”制造

2017/09/15 08:43

阅读:

原标题:全球特种冷藏箱,六成“中集造”

冷藏集装箱。

中集冷链高新产业园内的自动化生产车间。

9月14日,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内,刚下生产线的冷藏集装箱在厂区里垒起了三层高,准备装车后发往世界各地。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冷藏集装箱生产企业,青岛中集冷标箱年生产能力达7万台,年销售额连续8年蝉联国际冠军,在全球市场上占比达30%。而在技术水平更高的特种冷藏箱领域,青岛中集不仅具备全球最丰富的冷特箱产品系列、最先进的冷特箱生产技术,全球市场占有率更是高达60%。

效率提升一倍,用工减少一半

受宏观经济环境因素影响,集装箱市场价格近年来大幅下降,原材料、人力资源等要素成本却在不断上涨。“要想摆脱困境,必须走出集装箱同质化竞争的泥潭,靠新技术打开新市场。”青岛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粘君来说。

从新厂建设伊始,这里就采用了世界冷藏集装箱科学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以高水准为起点设计并建造了现代化生产线,在劳动强度高、作业环境差的工序优先采用自动化设备,最大程度地实现机械代替人工,减少用工成本。

“以前生产现场全部是人工焊接,现在大量焊接机器人在现场被使用,高效又精密。”粘君来说。在硬件全面升级的同时,基地着力推进运营管理模式创新和业务流程重塑,追求管理精细化。2013年,公司开始全面推进智能制造工厂打造,使其成为公司降本提效、市场核心竞争能力培育的新抓手。同时,公司大力推进管理变革,从转变管理层认知到生产组班长重新竞聘上岗,使新的管理理念得到了扎根与贯彻执行。

转型升级,使青岛中集获得了新动能,实现了有质量的同步增长。“现在公司冷藏箱日生产效率提升了一倍,而用工量仅是过去的一半,实现了降本提效的双重目标。”粘君来说。

2015年5月,国家提出实现制造强国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规划,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在此背景下,青岛市政府推进实施了互联网工业“三个五”行动方案,助推区域内企业转型升级。基于中集冷链智能制造工厂建设项目成果,青岛中集冷链产业基地荣获了2016年青岛市互联网工业“三个五”认定的八个智能(互联)工厂之一。

抢占“未来冷箱”市场先机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背景下,沿线各国贸易更加密切,物流需求快速增长。国际贸易80%依赖于集装箱,以前国际贸易中的冷货运输主要靠海运,时间非常长,铁路运输虽可缩短近一半的运输时间,但受到运输条件的限制,以往的班列公司只能提供干散货运输,需要保温运输的货品,运输成本高,货损风险非常大。

依靠多年的特箱研发经验和市场敏感度,青岛中集敏锐地捕捉到了“一带一路”铁路冷链运输所蕴藏的巨大市场机遇。

从12尺到53尺,青岛中集研发出的集装箱尺寸,在全球范围内都属于最全的。公司提前储备性研发的45尺“一带一路”多式联运集装箱、蓄能箱、花卉运输专用铁路箱等系列产品,率先解决了国际铁路保温运输难题,开创了冷藏箱可长途铁路运输花木等植物的历史,实现了“冻品+鲜活”全品类物品运输。自去年以来,一条条冷链班列在国内各地相继快速开花,相关产品已接到客户订单超过2亿元,国内冷藏特箱销售额实现历史性增长突破。

站在创新引领行业发展的高度,青岛中集不断加大智能、轻量化、低成本和绿色环保的“未来冷箱”的研发投入。公司先于国家标准在行业内率先使用环戊烷环保发泡材料替代141B传统发泡工艺,并获得国家环保部项目专项奖励;推出的轻量化CRC系列冷藏箱、环保冷藏箱等系列产品均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销售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通过技术创新,青岛中集不断推出新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应用于农产品田间地头的移动式预冷设备,应用于对温度、运输时效非常敏感的高价值药品运输的航空冷藏等产品未来市场前景广阔,青岛中集已经在积极进行相关产品开发和市场培育。

24小时“全程全品”远程监控

在国家《物流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实施推动下,国内冷链物流蓬勃发展并迅速成长为万亿级产业,而互联网物流技术的快速发展又进一步促使新产品、新业务的不断衍生。以成为“全球一流的冷链装备和服务供应商”为愿景,青岛中集开始积极推进冷链装备业务的延伸与拓展,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的冷链装备和服务,积极探索智慧冷链。

通过在箱内安装远程系统及相应的系统平台,使冷链运输实现了智能化管理。针对国际铁路运输长期无人监管的情况,青岛中集的这项新技术不仅实现了24小时“全程全品”远程监控管理,还可实现对箱内各位置温度的实时监测、对门开关状态的异常报警、对冷机运行状态的远程控制,使得整个冷链运输在冷货的品质、安全与可靠性保障等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迈出了探索全球智慧冷链的第一步。

随着市场需求变化及新技术不断应用,未来集装箱在智能化、标准化、多式联运等方面将有更高的要求。在智能监控系统、小型制冷系统、移动冷藏库、集装箱农场等方面,青岛中集以冷链研究院为主体,通过“产学研”合作、收购、兼并等方式,积极探索中集智慧冷链打造,向着“智能装备”+“智能服务”方向不断拓展。(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陆 波 通讯员 姜方梅 李颖慧)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赵晓珊]

青岛话题

英国矮脚马宝宝运动会上圈粉 青农大为小马驹全网征名

04/22 09:52 / 半岛都市报

它围着场地调皮撒欢,一个滑铲急刹精彩亮相,成了运动会上的“显眼包”。目前,青岛农业大学正为小马驹征名,未来会组织本专业学生到基地探访,也会找机会再邀请它回学校。

青岛本地鲅鱼迎丰收 一条大船出海一天就能捞回上万斤

04/22 09:44 / 半岛都市报

进入谷雨节气后,青岛本地的当流鲅鱼迎来大丰收。渔民们开启连轴转模式,每天基本都在海上,一条船一天能捞回1万斤左右。在沙子口国家中心渔港,一天有七八条大船靠岸,有七八万斤本地鲅鱼上岸。今年本地鲅鱼的价格比往年更亲民,下船的价格为每斤25元左右。

深度报道

“海军之城”青岛:直挂云帆济沧海 而今迈步向深蓝

21:15 / 青岛早报

作为我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海防重镇,青岛见证着人民海军奋勇前行的光辉历程。战舰与城市血脉相连,海军与青岛同频共振,青岛军民同呼吸、共命运。沧海奔流,浪潮翻涌,全城侧耳倾听深藏在阵阵涛声中的热血海军魂、赤诚报国心。

规划路迟迟不建、在建路交付延期 家门口小路何时畅通

04/19 13:45 / 青岛日报

近年来,青岛一批主次干道相继施工、通车,不仅扩充了城市的“体量”,也提升了发展速度,但市民家门口的部分规划小路、短路长期停工、工期拖延,成了“口头路”“拖延路”“烂尾路”,每日都在影响着群众出行,不容小视。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