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崂山风景区“拓印崂山”工程:独创吊索拓印绝技

2017/09/16 07:05

阅读:

原标题:一纸一墨拓印崂山 珍贵文化留存千年

崂山风景区开展拓印崂山摩崖石刻工程 吊索拓印技术

崂山自古被称为 “海上名山第一”“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崂山风景区不仅拥有山海形胜的自然景观,它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及丰富的人文景观。崂山备受历代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和文化名人的青睐,历代文人墨客、军政要员为崂山留下诸多传世墨宝,成为崂山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了对这部分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做资料保存、研究,崂山风景区于今年5月份开启了“拓印崂山”工程,昨日记者跟随工作人员上山去一探究竟。

拓印每一步都很讲究

崂山的美从来不仅仅在于它有雄伟陡峭的山、秀丽的水、纯净的天,也在于它的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石刻上的一笔一划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据崂山风景区工作人员介绍,整个崂山风景区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已知的摩崖石刻有270余处。从今年5月份“拓印崂山”工程开始实施以来,到现在4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已经拓印的崂山石刻有100余处,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元、明、清时期的石刻,其中不乏历代历史名人如李白、丘处机等留下的珍贵崂山历史文化。

昨日记者跟随崂山风景区相关工作人员,来到“拓印崂山”现场——崂山风景区仰口游览区,拓印团队正在拓印的这处石刻是清代即墨县县长孙文斌的真迹,他在这里任职期间留下“疑是幻境”四个字感叹崂山的景色之美,美到让人觉得不真实,像梦中出现的幻境一样。而前两天他们刚刚完成的拓印石刻是崂山风景区现存已知石刻当中唯一一处也是最大的一处丘处机道长真迹,是当时丘处机道长写下的描写崂山的20首诗,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非常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拓印团队队长李继伟介绍道,拓印通常有上纸、上墨、揭纸三个步骤,而崂山拓印的团队,在每一个步骤上都很讲究。首先是上纸,他们用于覆盖贴印在石刻表面的宣纸必须提前一天经过泉水浸泡,使纸变得松软便于贴合石刻;其次是上墨,就是等覆盖石刻的宣纸晾干后,在宣纸表面上墨,这是拓印最细致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他们将小块布料用胶带缠成蜡笔大小,用这个工具对要刻的字进行描边来保证石刻拓印的清晰度;最后一步是等墨迹干后,将覆盖在整块石刻上的宣纸慢慢揭下来,一处石刻的拓印就算是完成。和其他粗糙的拓印不同,他们绝不会在石刻上留下任何痕迹,宣纸的背面也不会有墨迹渗出,做到了对石刻的保护。

独创吊索拓印绝技

记者在现场看到,正在进行“拓印崂山”工作的拓印小组的成员们如攀岩运动者一样,只凭借一根绳索,“噌噌噌”几下便攀上了十几米高的崖顶,用绳索吊在半空中对巨石上的石刻进行拓印。拓印小组笑称自己是“崂山壁虎”,队长李继伟介绍,他们前期在研究讨论石刻拓印方法的时候,因崂山独特的地貌特征,独创了这种吊索拓印石刻的绝技,也算是国内首创了。他们使用的绳索承重量是2吨,在空中的安全问题还是可以得到保障的。但是吊索拓印对于身体素质的要求很高,他们前期还专门去找专业的攀岩老师学习攀岩技术,现在他们每个人都是攀岩高手了,在崖壁上来去自如。

“山海奇观”用掉95张宣纸

为了一气呵成完成一部拓印作品,他们常常一干就是一整天,几乎不休息。李继伟说,在拓印仰口的巨型题刻“山海奇观”时,拓印小组四个人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用掉了95张四尺长的宣纸才完成的,“山海奇观”题刻高3米,宽十几米。他们中午轮换着休息,拿出自己备好的类似瑜伽垫的垫子铺在地上休息一会儿。

在夏天最热的时候,蚊虫很多,他们就在护膝里塞上一小管治疗蚊虫叮咬的药膏,下山时草木茂盛,遭遇蛇也是经常的事,他们也要学着去应对。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已经完成了近一半的拓印工程。在拓印过程中他们必须将膝盖顶在岩壁上保持平稳,而通常他们一上去就要悬挂1到2个小时。崂山景区工作人员说,拓印是跪在岩壁上的工作,也是一份很寂寞、需要耐心的工作。他们踏遍崂山,一个字一个字地拓印、辨识,纠正了许多之前的误读,再一个一个地对石刻署名人物进行检索和相关资料的搜集。这个拓印团队踏遍崂山,刻苦严谨,值得尊敬。

摩崖石刻将开发文创产品

据崂山风景区工作人员介绍,从今年5月份“拓印崂山”工程开始实施以来,已经拓印的崂山石刻有100余处,剩下的100多处石刻拓印将随着“拓印崂山”工程的实施继续推进。据介绍,其实崂山的石刻远远不止现在已知的这些,今年主要拓印的是1949年以前,包括民国、清朝、明朝、元朝以及历史更久远的一些石刻,而1949年之后也有一大批具有很高历史文化价值的石刻,后期,他们也可能开展二期工程对这一批石刻进行拓印保护和开发利用。

拓印是一种对文物进行保留、存档的文物保护过程,据崂山风景区工作人员介绍,在拓印之前,他们就进行了长达一年半的调研,并对哪些石刻需要优先保护做了记录。在石刻拓印过程中,他们也注重对现有的石刻进行重新的调查和发现,其中在太清宫发现一块“记事碑”,据考究,这块“记事碑”记载的是明朝皇帝对海印寺颁赐《大藏经》的史实。这是一块非常宝贵的历史文物,现在这块“记事碑”已经移交给青岛市博物馆,以便对珍贵文物更好地保存和利用。

崂山风景区组织“拓印崂山”工程的首要目的是保留历史文化遗产的原貌,他们将整理一整套的崂山摩崖石刻的拓片移交给青岛市博物馆,由博物馆收藏、整理并研究、展示,作为文化遗产传承后世。同时,崂山风景区会根据博物馆对崂山摩崖时刻的整理和研究,组织一些文化衍生品的开发,做一些出版、展览等活动,朝着文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热爱拓印支撑他“拓遍”崂山

从古至今,手工拓本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作为金石、书法、历史的研究对象而保存下来,故非常珍贵。清代龚自珍在《跋<张司直从申元靖先生碑>》中说:“今日石亡,更为拓本增价矣。 ”手工拓印是中国延续千年的传统手工艺技术,早在北宋年间,已经有文献中记载文士、拓工制作拓本的情形。王安石在《和董伯懿咏裴公平淮西将佐题名》中说:“君曾西迁为拓本,濡麝割蜜亲劘揩。 ”楼钥在《跋汪季路所藏<修禊序>》中言:“焚膏继短晷,拓本手不停。 ”可见制作拓本并非都是工匠的活儿,它还是文人大夫陶冶情趣之真实流露。

拓印团队的队长李继伟精瘦干练,长长的头发在脑后扎起,下巴上几根山羊胡,身上有一种脱俗的气质。李继伟从山东艺术学院毕业,一直从事玻璃装饰行业,有一天他突然有了把历代名家的墨迹刻在玻璃上的想法,一点一点地琢磨,一点一滴地经验累积,他越来越熟练,他的作品最终获得了山东省民间文艺最高奖“泰山奖”,从此,他迷上了拓印。说到做到,李继伟接着就跑到了河南去拜师学艺,天天敲打着他的玻璃碑林,直到崂山有关部门找到他,请他拓印崂山石刻,这份极具历史文化意义的工作就这么落到了他的身上。李继伟说:“虽然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是一份付出长时间却没有高回报的工作,但是这种文化传承的活动首先就是因为一份情怀开始的,它的文化意义才是最重要的。 ”李继伟说,他热爱这个工作,并且会继续研究这个技术,让更多的人了解拓印,喜欢上拓印。

“山海奇观”摩崖南面题记

“余夙闻崂山之胜,兹阅兵海上,裹粮往登。将至华严庵,见路旁一巨石,延袤七丈余,高亦五丈,询之土人称为砥柱石。余徘徊其下,仰视层峦之岝崇,俯瞰大海之浩翰,烟云变灭,倏忽万状,真平生之奇观也。因题此镌诸石,兼志其由,俾后之登是山者知余屐齿所到焉。乾隆五十六年岁在辛亥春三月,惠龄书并跋。 ”乾隆五十六年为1791年,惠龄时任山东巡抚。

[来源:青岛早报 编辑:陈晓宇]

青岛话题

青岛三浴海边礁石藏“玛瑙”? 原是普通火成岩

03/01 08:04 / 青岛早报

“从成因和年代来说,这些礁石区里的石头不可能有玛瑙和钻石。另外,生物化石是不可能存在于高温的岩浆岩中的,只能存在于沉积岩中。”工作人员笑着说。

一年卖出170辆保时捷 青岛女销冠:年收入不是300万

01/26 10:01 / 半岛都市报

连日来,“青岛女销售一年卖出170辆保时捷”的话题火遍全网,吃瓜的人关注的是“美女”“擦边”“陪客户吃饭”;业内人关注的是豪车的销量和车市经济。

深度报道

与城市发展同频 传统老街区崛起活力新商圈

03/19 09:08 / 青岛早报

近年来,隐珠街道在深入挖掘传统街区特色的基础上,高标准推动地方特色新型商圈建设,着力打造烟火繁华的活力街区,点面统筹构建商业新格局。

李沧区兴华路街道:老旧厂房变身“流量街区”

03/11 10:14 / 青岛早报

作为李沧区的西部老城区街道,经济活力不足、动能不强是制约兴华路街道发展的最大瓶颈。李沧要打造全市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对于街道来说既是重大机遇,更是责任担当,必须打头阵、当先锋。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