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交警通过系统后台对事故审核定责。
原标题:日均自助处理25起 轻微事故"快处"方便咋不用
自今年8月1日起,凡是车能动、人未伤的青岛道路交通事故,岛城市民即可通过“交管12123”APP处理。如今,这一新的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的方式推行已满一周时间,半岛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这一周时间里日均仅有25起轻微道路交通事故是市民自助通过APP处理的,交警部门呼吁广大驾驶员,要学会接受这种便捷处理轻微道路交通事故的方式。
手机APP自助处理“遇冷”
“前一个周时间,市民日均通过‘交管12123’手机APP处理轻微道路交通事故仅25起左右。”青岛市交警支队事故处民警朱警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手机APP处理轻微道路交通事故相比传统的方式简单快捷。“即使我们事故民警到现场也会用警用版APP进行时间、地点、事故照片的录入,对于超过5000元单车损失以及驾驶人对责任划分不清的,我们也一样通过在线定责的方式进行远程操作。”朱警官介绍,通过这种新的方式,协警也可以在现场协助当事人处理轻微的道路交通事故,提高了事故的处置效率。
记者了解到,目前岛城每天可适用这种新方式处理的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在400起左右,每天25起的实际处理量确实显得太少,这种新的交通事故处理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推广。“通俗来讲凡是车能动、人未伤的道路交通事故,都能通过APP自助处理,但是存在涉牌涉证、保险过期、酒驾毒驾等13种情况不能通过APP处理。”朱警官介绍道。
不少人“不知道、不会用”
近日,在西海岸新区朝阳山路与双珠路路口发生一起两车的轻微刮擦事故,双方驾驶员报警,要求民警到现场处理。民警到达现场后发现车损并不严重,当告知双方可以通过“交管12123”APP处理时,双方都说不知道这件事,民警向双方演示了操作过程,5分钟就操作完了全过程。当事人刘先生称,“还可以这样啊,那就省事多了,不用再麻烦交警跑一趟了。”
记者采访得知,不少人对交警不在事故现场感觉不踏实,还有许多人感觉不太相信这种形式的责任划分,大多数人也对APP的使用不太熟练或者干脆就不会用。朱警官介绍称,“其实这样处理起来,无论是自行协商处理还是交警在线认定处理,都会出一份电子版的文书,具有法律效力。”事故处理民警介绍,通过这种方式处理交通违法根本不需要等待交警部门开具事故责任认定书,市民可在第一时间到事故快赔点进行自助打印。朱警官表示,希望更多的市民学习、熟悉“交管12123”APP处理交通事故,如此一来交警部门的警力将大大节约,事故处理的时间也将大大缩短。
文/图 半岛记者 尹彦鑫
[来源:半岛都市报 编辑:陈烛光]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