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青岛:到2020年居民垃圾分类覆盖率要达到70%

2018/09/13 07:33

阅读:

原标题:我市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城市管理考核 2020年居民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70%

居民小区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它垃圾三类,单独设置大件垃圾、装修垃圾暂存点;居民小区每240户应设置1名垃圾分类督导员;收集车辆具有分类标识,车容完好、整洁……为加快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我市近日发布了《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办法(试行)》(以下简称 《考核办法》)。昨日,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在市城市管理局组织召开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培训会,对《方案》及《考核办法》进行了解读。青岛市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市直成员单位、各区垃圾分类工作分管部门、各区开展试点的居民小区(含物业小区)代表、市城市管理局相关单位和处室共100余人参会。

■现状

已具备多元化垃圾处理能力

市城市管理局环卫处副处长孙庆雷介绍,目前我市垃圾处理具备多元化处理的能力,有填埋、焚烧、堆肥、餐厨等方式。其中,2014年10月1日,餐厨垃圾厂正式进入商业运行以来,已将市区6600家大中型餐饮单位纳入餐厨垃圾分类收运体系,餐厨垃圾日均收运量210吨,已累计处理餐厨垃圾15.90万吨,制备天然气230万立方米。我市的餐厨垃圾分类处理走在全国前列。另外,市民垃圾分类意识日益提高,涉及垃圾分类的提案、建议逐年增多,我市有着非常好的群众基础。

■目标

3年内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2018年,修改完善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方面的相关政策及标准规范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推进其他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各区(除市南区外)开展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分类覆盖率达到30%;整合优化垃圾分类收集、运输体系,推进垃圾分类相关设施建设;在主城区规划建设大件垃圾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完成西海岸新区、即墨区大件垃圾处理设施,推进餐厨垃圾、建筑(装修)垃圾、有害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25%。

2019年,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政策体系建设;实现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继续扩大居民小区试点范围,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50%;加快实施标准化农贸市场改造;力争建设完成餐厨垃圾、建筑(装修)垃圾和有害垃圾处理设施项目;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0%。

2020年,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和标准规范基本完善;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基本健全,长效运行管理机制基本建立,居民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70%;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人均生活垃圾末端处理量同比减少,原生垃圾基本实现“零填埋”;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

■任务

垃圾分类投放容器“四分类”

坚持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全面发动、全民参与的工作原则,实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理,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完善政策法规制度。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文件要求,结合青岛实际,制定机关单位、医疗机构、部队、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梳理国家及省市现行有关垃圾分类政策法规,并根据青岛的实际制定相关规范性文件,提高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制定生活垃圾分类考核办法,完善市、区两级监管考核体系。

根据《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办法(试行)》要求,检查考核由市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检查考核包括生活垃圾分类的作业体系和管理体系。考核对象对8个区 (管委)政府,采取“月考核、季评价、年汇总”的形式。作业体系和管理体系均按照100分进行考核,最后分别按照作业体系60%和管理体系40%加权记入总分,检查考核结果在定期通报的基础上,纳入城市管理考核体系。

完善垃圾收运体系。配置分类收运容器、车辆。各区要根据居民生活区、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大小和人员数量,按照“四分类”要求做好垃圾分类投放容器、分类运输车的选型、采购和配置。在辖区范围城市道路、旅游景点、广场公园、公交场站、车站码头、机场等公共场所设置分类垃圾桶。

按照全市统一要求,完成垃圾分类运输车辆的外观设计喷涂工作,确定各类垃圾的分类收运路线。按照便利、快捷、安全原则,在各区选址建立有害垃圾临时贮存场所,针对不同品种的有害垃圾进行分类收集、运输、暂存,建立完善有害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确保有害垃圾得到妥善处理。

推进大件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加快餐厨垃圾处置设施建设。推进餐厨垃圾处理厂二期(扩能)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餐厨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各区开展农贸市场有机垃圾、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餐厨垃圾的就地或相对集中处置设施的建设;推进社区或小区级厨余垃圾粉碎、生化等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厨余垃圾资源循环再利用。

推进大件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大件垃圾资源化利用体系的建设;建立并完善大件及装修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基本实现城区大件及装修垃圾收集全覆盖。

配套足够的装修垃圾消纳场地。加快建设装修垃圾消纳场地建设,推进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体系的建设。装修垃圾中可燃部分运至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进行焚烧处置,不可燃部分运至装修垃圾消纳场按要求进行回填、利用或无害化处置。

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研究制定低价值可回收物品价格补贴机制,激发全社会参与回收的积极性。加快建立有害垃圾收运管理体系。建设有害垃圾暂存设施,将有害垃圾统一送往具有有害垃圾处置资质的企业进行处置,确保源头分类的有害垃圾得到分类运输、妥善处理。

机关单位率先开展强制分类

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率先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同时,各区积极探索驻区内可率先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相关企业,包括物业管理的高档写字楼、宾馆、饭店、综合商超、工矿企业等。到2018年底,各区基本实现辖区内所有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垃圾分类全覆盖,配套垃圾分类收运体系。

以街道办事处为单位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到2020年底,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的居民户数达到本行政区域内总户数的70%。所有新增的垃圾分类小区、单位及公共区域在设置垃圾分类投放设施的同时,必须配套建设相应的分类收集、运输及处理设施设备,严格做到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

根据国家及省垃圾分类要求,各区要推进垃圾分类片区建设,分类片区要实现“三个全覆盖”,即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主体责任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类别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系统全覆盖。要建立固定的宣传阵地,引导居民将厨余垃圾沥干水分后投放至其他垃圾。

强化学校教育建立培训制度

建设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工作氛围,加快推进市、区两级生活垃圾分类宣传中心建设,在各区选址建设垃圾分类宣传教育中心,让市民更加直观地参与、了解生活垃圾分类。创新宣传形式和载体,通过更多的形式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在各类媒体上进行广泛宣传,扩大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影响力;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树立先进典型,形成示范效应。

强化学校教育。编制中小学垃圾分类教育读本,重点在大中小学和幼儿园普及垃圾分类知识,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实践练习,让学生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并以学生带动家庭、以家庭带动社会。各区、各单位要围绕宣传重点,确定适合的宣传引导模式,对所辖区的街道(镇)、社区、居民小区、单位、学校等制订不同的宣传方案。

建立垃圾分类培训制度。建立多级培训机制,市级开展针对区级垃圾分类管理人员、志愿者等的集中培训工作,通过培训班、专题讲座、参观实践等方式,提高垃圾分类各层级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区级开展针对街道(镇)、社区垃圾分类管理人员培训工作;街道(镇)、社区开展对单位、学校、小区等居民的培训工作。

本版撰稿 记者 刘海龙见习记者 毕然 通讯员 刘蕾制图 杨佳

[来源:青岛早报 编辑:于轩]

青岛话题

好吃又好玩 青岛历史城区打造“餐饮+”多元消费体验

10:19 / 青岛日报

日前,记者在探访时发现,相对商业综合体而言,在历史街区这个开放型消费场景中,餐饮业态布局的比重正越来越大。

青岛职业潜水员一年打捞上百件贵重物品 高收益有高风险

04/18 08:37 / 半岛都市报

三年前掉河里的金戒指捞上来了,这条热搜让职业水底“摸金”走进大众视野。4月17日,记者联系到一个职业打捞团队,揭秘鲜为人知的行业故事。

深度报道

规划路迟迟不建、在建路交付延期 家门口小路何时畅通

13:45 / 青岛日报

近年来,青岛一批主次干道相继施工、通车,不仅扩充了城市的“体量”,也提升了发展速度,但市民家门口的部分规划小路、短路长期停工、工期拖延,成了“口头路”“拖延路”“烂尾路”,每日都在影响着群众出行,不容小视。

青岛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职能部门负责人热议消防安全治理

04/18 07:44 / 青岛日报

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威胁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灾害之一,也是公共安全治理领域的焦点问题。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