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信网9月29日讯 “地球内部有什么神秘的资源?人工智能能否去勘探地球物理?”这些问题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很遥远,但山东科技大学有一群大学生们,痴迷学习研究地球物理知识,近日他们在我国大学生地球物理领域的最高级别赛事中荣获特等奖,并当场收到来自中科院评委的攻读研究生的邀请。
9月17日至19日,第四届“创新杯”全国大学生地球物理知识竞赛在长安大学举行,山东科技大学重磁电组代表队荣获重磁电组特等奖,地震测井组获得获得地震测井组二等奖;重磁电组队员马瑞敏获得最佳个人奖。
这个比赛到底比什么?比赛目的是什么?据介绍,地球物理学是地球科学的主要学科之一,是通过定量的物理方法(如:地震弹性波、重力、地磁、地电、地热和放射能等方法)研究地球以及寻找地球内部矿藏资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创新杯”全国大学生地球物理知识竞赛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发起主办,该项比赛是地球物理领域的最高级别赛事,在地球物理专业领域有重要的影响力。比赛旨在促进全国各大高校间的相互交流,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运用地球物理专业知识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国际化人才创造条件,进一步推进地球物理事业的普及与发展。
第四届“创新杯”全国大学生地球物理知识竞赛有来自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等24所高校参赛,其中有重磁电组21支队伍,地震测井组20支队伍,共41支参赛队伍300余人参加。这次比赛包括视频展示、答题竞赛、辩论等多个环节,山东科技大学的8名学生分成两组分别获得特等奖和二等奖,马瑞敏同学还获得最佳个人奖。
在辩论赛环节,围绕人工智能到底能不能在勘探地球物理领域得到普遍应用,山东科技大学的学子持正方和竞赛对手展开了激辩。
赛后,大赛评委、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薛国强研究员对山东科技大学代表队说:“你们地球物理专业知识扎实、专业能力强,能够将知识灵活运用;人工智能在地球物理领域的应用属于学术前沿研究,你们作为学生能够有这么深的认识和研究非常难得,我现在从事瞬变电磁理论与研究工作,非常希望你们能跟我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信网全媒体记者 顾青青 通讯员 任波
[来源:信网 编辑:陈烛光]07/29 09:00 / 青岛日报
曾经,国棉六厂内纺织车间机器轰鸣;如今,这里创意浪潮澎湃翻涌。在这里,历史与未来共鸣,文化与创意共舞,一座城市文化新地标正蓄势待发。
07/21 08:35 / 青岛早报
业内专家表示,集中供冷节能和管理效率更高,适合大规模、长周期使用,其高效节能等诸多优点,有利于绿色城市建设。
07:44 / 人民日报
多地网友反映,一些家长早上把放暑假的孩子送到图书馆,中午给孩子点一份外卖,下班后再来接。一些年龄小的孩子因缺乏看管,喧哗吵闹,相互追逐,影响了图书馆的正常秩序。
07/23 08:05 / 经济日报
结合学习教育,针对涉企行政检查中存在的多头检查、随意检查、过度检查等问题,青岛市研究制定出台《青岛市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若干措施》,提出了明确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探索开展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等16项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