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信网11月28日讯 在数万大学生中成为学霸是什么样?11月23日,山东科技大学2018年度“十大优秀学生”候选人答辩会上,23位学霸现身答辩,争夺在校学生的难得荣誉。“6个学期专业第一名”、“获取10所双一流大学研究生录取资格”“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励”……各种第一头衔、发明专利在答辩会现场一一被呈现。
在答辩会现场,最牛学霸候选人的简历分别“曝光”——“国奖”、“第一名”“发明专利”“核心期刊论文”等成为最常见字眼,几乎每个学生候选人都获得有多个第一名、国家奖学金以及发明专利等,每次展示完毕,现场时而爆发阵阵掌声。整个答辩过程中,据不完全统计,23名学生现场PK,共捧出国家奖项80余项、发明专利50余项。
据了解,此次活动为学校组织举办的2018年度“十大优秀学生”候选人答辩及展示活动,参加答辩的候选人来自青岛校区16个学院的23名学生,评委由学生工作处、校团委、研究生院及各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组成。此次答辩活动分为三个环节,分别为自我展示、公开答辩和现场提问。在自我展示环节,参加答辩的候选人通过展示PPT的形式,介绍个人的基本情况,并从专业学习、学术研究、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体艺术等多个方面,全方位展示自己取得的成绩、典型的做法和经验,在展示自己取得成绩的同时分享自己大学生活的感悟,达到教育和启迪广大同学的目的。
“参与答辩的同学可以说每个人都是顶级学霸,都在各自的领域有突出表现,我在现场看答辩都感觉热血沸腾,除了仰望,我也想成为这样的大神。”文法学院李立同学说到。据学生处姜老师介绍,“举办十大优秀学生答辩活动,也是为了更好地树立先进典型,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作用,激励广大同学勤奋好学、立志成才,这次活动学校还通过‘山科易班’等平台进行了网络直播,观看人数近3000人,线上评论达1000余条,有效促进了答辩活动的线上线下融合,对同学们当中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
尽管每个人答辩时,PPT简历上都被国家奖励铺满屏幕,但成长为一名“学霸”似乎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在答辩现场,一名学生候选人的话引起同学们阵阵掌声:“得奖很难,大奖更难,但我们都拿到了。得到的背后其实是更多的勤奋和努力。”
“国家奖学金”、“山东三箭奖学金”几乎成了多数学生侯选人的标配,据了解,除了常规的奖学金,今年多数同学在发明专利、科研成果、志愿活动等方面也取得显著成绩,越来越多学生在奉献社会、专心科研方面绽放异彩。来自地科学院的庄园除了多个学期成绩第一之外,还是一名国际志愿者队长、2017全球旅行体验官,参与了“全球海龟保育计划”;来自机电学院的研究生曹昂除了获得5项国家级竞赛奖励外,还是一名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志愿者,同时依托自己发明专利,从科技创新走向技术创业,成立公司担任法人;来自于材料学院的崔蓝月除了获得国家奖学金、中国大学生新东方自强奖学金等之外,还发表了SCI论文24篇,主持多项科研项目。
最终,机电学院曹昂、材料学院崔蓝月、地科学院庄圆、土建学院王东宇、自动化学院张志朋、计算机学院高立京、外语学院纪甜甜、经管学院魏亚倩、泰安校区陆新时、济南校区昝道广等10名学生入选2018年度山东科技大学“十大优秀学生”候选人名单。
信网全媒体记者 张孝鹏 通讯员 任波
[来源:信网 编辑:秦璐]07/29 09:00 / 青岛日报
曾经,国棉六厂内纺织车间机器轰鸣;如今,这里创意浪潮澎湃翻涌。在这里,历史与未来共鸣,文化与创意共舞,一座城市文化新地标正蓄势待发。
07/21 08:35 / 青岛早报
业内专家表示,集中供冷节能和管理效率更高,适合大规模、长周期使用,其高效节能等诸多优点,有利于绿色城市建设。
08/01 07:44 / 人民日报
多地网友反映,一些家长早上把放暑假的孩子送到图书馆,中午给孩子点一份外卖,下班后再来接。一些年龄小的孩子因缺乏看管,喧哗吵闹,相互追逐,影响了图书馆的正常秩序。
07/23 08:05 / 经济日报
结合学习教育,针对涉企行政检查中存在的多头检查、随意检查、过度检查等问题,青岛市研究制定出台《青岛市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若干措施》,提出了明确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探索开展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等16项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