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崂山"野鸟华佗"自费护鸟18年 每年花费30多万元
12月4日,崂山区午山社区内,公益护鸟人王元生正在给青岛博雅幼儿园的师生和家长讲解爱护鸟类的知识,并将最近救护的猫头鹰、斑鸠等野生鸟与孩子们一起放飞大自然。
王元生是土生土长的崂山人,由于喜欢鸟类,在青岛市林业局的科研人员支持和鼓励下,成立了崂山区陆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每到秋季,他就常和林业局工作人员去附近的午山、崂山等山头救助鸟类,拆除捕鸟网,并把被网住的鸟放飞;如果有鸟受伤,就带它们回护鸟基地,进行细心照顾治疗,等康复后再放飞蓝天。
“我今年60岁,从2000年开始去山上解救被捕捉的鸟类。”王元生告诉记者,自己经常凌晨上山去捣毁捕鸟网,已经坚持了十八年的时间。为了给救治的鸟类买鱼虾肉等饲料,他每年都要花费30多万元。他说,自己不从政府部门要钱,就是喜欢鸟类,喜欢与相关专家、科研人员和爱鸟人士交流,学习更多的护鸟知识。
记者在救护基地内看到,这里除了被救助的鸟类,还有鸵鸟、鸸鹋、孔雀等人工饲养的鸟类,都是通过林业局的审批手续,给学生们进行鸟类科普教育使用。在基地里还有一只刚被送来的鳄龟,王元生用棉棒给鳄龟的伤口涂抹药水,希望它可以早点痊愈。
据青岛市林业局科研人员王希明介绍,每到秋季鸟类迁徙的时候,王元生都会跟他们上山救助鸟类,他自费租场地、建立鸟舍,全凭着一股爱鸟的热血之心。“我们都称他是青岛林业圈的‘野鸟华佗’,十多年来他公益救治的野生鸟类有百余只,其中不乏大天鹅、红隼等珍稀鸟类。”
文/图 半岛记者 何毅 报道
[来源:半岛都市报 编辑:赵晓珊]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