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李玉红:19年相守对病妻情重如山
记者 肖祖华 通讯员 杨能广
5月8日上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一间病房里,李玉红为刚刚睡醒的妻子叶友华洗脸、梳头,然后喂饭、喂药,动作娴熟。
李玉红是新邵县潭府乡中潭村人,今年52岁,叶友华今年50岁,两人1990年结婚。夫妻俩以前都在广东东莞打工,家里虽然不很富裕,但夫妻恩爱,衣食无忧。
命运的转变是在2000年。那年下半年,生下第三个孩子没多久的叶友华突然感到手脚麻木,像针扎一样疼痛,后来行走不便,最后失去行走能力。
从那时开始至2003年,李玉红背着叶友华辗转广东、湖南的几家大医院就诊,花费十几万元,可叶友华的病就是没有得到确诊。2003年7月,通过湘雅医院多个科室专家联合会诊,诊断为系统性硬皮病。这是一种极为罕见的风湿类疾病,发病率只有百万分之七左右,目前在全世界还没有治愈的先例。
得知这一结论,想起今后可能拖累家人,叶友华十分绝望。有一天,在租住的房子里,她趁李玉红不在家,借助一条凳子吃力地爬到阳台边,打算从楼上跳下去。刚好李玉红回来了,他一把抱住妻子,苦苦相劝:“你千万莫想不开啊!你放心,只要我活一天,就会给你把病治到底!”此后,因担心妻子再次想不开,李玉红另外租了有防盗窗的房子。
在医生建议下,2003年,李玉红带叶友华来到治疗硬皮病技术较好的河北某医院就诊。这次,叶友华共住院3个月,进行了血浆置换,共用去医药费10多万元,终于可以缓慢行走了。回家后几年,叶友华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但每月买药要花费5000元左右。而且,由于病情出现反复,她先后十几次住院。
病魔始终没有放过叶友华,从去年6月开始,她又感到行走困难,神经麻木,于是来到长沙治疗。经医生检查,结论是感染了死亡率极高的超级细菌——鲍曼不动杆菌。此后,叶友华的病情每况愈下,在重症监护室抢救了40天。期间医生建议放弃治疗,叶友华的娘家人也劝李玉红不要再浪费钱了,可李玉红就是不肯签字同意。就这样,又一次让叶友华从死神手中挣脱出来。
今年4月下旬开始,叶友华又感到严重不适,湘雅医院医生诊断为重度肺动脉高压。经风湿、呼吸、脊柱外科和麻醉等科室的专家会诊,认定其病情太复杂,治疗风险很高,建议李玉红放弃,可李玉红就是不点头。
从2000年至今,李玉红为妻子治病所花的钱,除去医保报销部分,共计达90余万元,这些钱大都是借来的。同时,为照顾妻子,李玉红除短时间打点零工外,基本无法外出,也就没有收入。目前,叶友华已把自家房子抵押给了银行。
李玉红夫妻俩感到欣慰的是,现在大女儿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二女儿今年将大学毕业,小儿子也即将参加高考。李玉红说:“我要兑现自己的承诺,哪怕让妻子多活一天,我都愿意尽一切努力!”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赵晓珊]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