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本报7月12日讯 12日是入伏首日,“冬病夏治”已经是岛城市民熟悉的三伏关键词。随着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来临,很多疾病也到了调理的最佳时机。早晨6时多,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国医堂大厅内已经是人头攒动,据统计,初伏第一天,到海慈各科室进行“冬病夏治”特色疗法的有近万人次。
记者在海慈国医堂看到,当天人流量明显要比平日多出许多。一楼大厅内,临时开辟的儿童体质辨识区有大量家长带着孩子在排队。除了三伏贴,还有很多儿童在进行“天灸”疗法。快三岁的文文在妈妈和姐姐的陪同下,坐在儿童车里,顶着灸盒。文文妈妈告诉记者,孩子很容易感冒,还有鼻炎症状,所以特地带孩子来调理一下。
58岁的张女士患有过敏性鼻炎10余年,3年前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每天早晨起床后喷嚏、鼻涕不断,夜间咳嗽加重,在冬季及气候变冷时尤其严重。自从2年前听说了海慈医院的“冬病夏治”三伏贴后,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贴敷了一个疗程。没想到当年冬天打喷嚏、怕冷的症状就明显好转,咳嗽也有所减轻,第二年又坚持再次贴敷一疗程,到目前为止,未再服药,哮喘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打喷嚏、流鼻涕症状基本缓解。肺病科专家李莉莎副主任医师提醒市民,“冬病夏治”最好连续贴敷3到5年,巩固疗效。
今年,治未病科在40天的三伏日里全天候开展贴敷治疗。曾经有一位来自平度的张先生,因为后背怕冷,三伏天还穿着厚厚的西服外套。戴淑青主任了解病情后,建议患者做督灸治疗,治疗一次后患者感觉效果不错,之后坚持治疗十几次,症状得到缓解。
海慈医疗集团专家提醒市民,“冬病夏治”不能盲目跟风,阴虚有热、两岁以下儿童、对药物过敏、贴敷前皮肤有损伤以及孕妇应慎用。如果市民错过了首日贴敷,三伏期间仍然可以前来进行贴敷治疗。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马晓婷 通讯员 谭华)
[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陈烛光]06/30 08:48 / 青岛晚报
政策调整后申请条件将大大放宽。单身申购保障性住房的,住房面积须在35.3平方米以下,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四口之家的申购限制分别为70.6平方米、105.9平方米、141.2平方米,可以说是涵盖了大多数工薪收入家庭。
05/31 19:16 /
青岛市发布“漫游青青之岛,粽享端午时光——2025年端午佳节主题线路推荐”,涵盖滨海漫步、露营派对、康养生态、民俗文博、户外健身、光影休闲、非遗美食八大特色主题。
07/04 07:21 / 观海新闻
此次发布的全国暑期避暑旅游路线涉及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余个市,其中崂山风景区、即墨古城入选山东省的“阅揽山海·舒爽胶东”避暑旅游线路。
06/27 07:48 / 青岛日报
有关数据显示,青岛“谷子经济”近年来的年均增速达25%。“在初期阶段的门店经济之外,可以开发与电影产业、时尚产业的关联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