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入伏了“烤”验来了
7月12日是今年入伏的第一天,今年的 “三伏天”长达40天,也就是说,此后的40天时间,我们将在高温中度过。并且,由于今年北方的雨季总体比往年推迟,近段时间可能气温会更高。
阵雨“调皮”挑地方下
最近几天,青岛市民可能会发现,有人在朋友圈晒出李沧区瓢泼大雨的照片,而自己所处的区域却艳阳高照,或者你晒出下雨的照片,其他区域的朋友说你撒谎。 “这是分散性局部阵雨天气,可能赶上一片云就能下几分钟雨。 ”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说,比如7月12日,白天我市多云间阴,部分地区有阵雨或雷雨,全市累计平均降水量2.2毫米,城阳2.8毫米、黄岛1.1毫米、胶州0.3毫米、即墨1.8毫米、莱西8.1毫米、平度3毫米。平度市古岘最大48.8毫米。
当天,记者在栈桥附近看到,这里挤满了游客,海边的气温并不是很高,伴着微风吹拂,体感比较舒服。根据市气象台发布的信息,我市7月12日是南风,内陆3-4级,海上及沿海5-6级,市区最低气温22.3℃,最高气温28℃,郊区最低气温20.4~22.3℃,最高气温在28.7~32.1℃之间,最低气温出现在莱西20.4℃,最高气温出现在即墨32.1℃。
未来3天局部仍有雷阵雨
“未来3天,我市以多云和阴天天气为主,局部有阵雨或雷阵雨,有轻雾,其中15日大部地区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阵雨。”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介绍,风力方面为南风陆地3-4级,海上5-6级,雷雨地区雷雨时阵风8到9级。
预计未来3天我市气温为:13日市区及沿海最低气温22℃左右,最高气温 在29℃左右,内陆区市最低气温21~22℃,最高气温在29~33℃;14日市区及沿海最低气温23℃左右,最高气温在30℃左右,内陆区市最低气温22~23℃,最高气温在30~34℃;15日市区及沿海最低气温23℃左右,最高气温在30℃左右,内陆区市最低气温21~24℃,最高气温在30~35℃。
北方雨季比往年推迟
“往年此时节,江淮流域梅雨已基本结束,南方多地进入高温干旱的盛夏,我国东部淮河、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青岛)进入到雨季,降水日数和降雨量都会明显增加。 ”青岛市气象台气候科工作人员介绍,“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三伏”期间我市平均气温一般在25~26℃,其中,平均最高气温市区和沿海会超过32℃,内陆区市会超过35℃。
今年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目前江淮梅雨还没结束(比常年偏晚),南方强降雨仍比较集中。因此包括我市在内的北方地区主汛期(雨季)也相应地推迟了。另外,此时沿海地区时常受到雾气影响,平均相对湿度较高,一般在70~90%之间,比较潮湿闷热,人体感觉不适。
记者孙启孟通讯员李德萍凌艺
链接 >>>
今年“三伏”天还是40天
天文专家表示,“夏至三庚数头伏”。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总称为“三伏”。我国传统历法规定,“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天数则不固定,有时10天,有时20天,这由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还是5个庚日来决定,4个庚日就是10天,5个庚日则是20天。
青岛市气象台气候科工作人员介绍,具体到今年的“三伏天”,7月12日至7月21日为“初伏”,7月22日至8月10日为“中伏”,8月11日至8月20日为“末伏”,共计40天。
天文专家表示,根据统计数据,从2015年至2024年,连续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据对本世纪100年间的“三伏”统计,伏期为30天的有30年,伏期为40天的有70年,后者是前者的2.33倍。
[来源:青岛早报 编辑:陈烛光]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