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恋爱期间“借名买房”哪想女友翻脸不认
近年来,各地出台买房限购政策,因“借名买房”发生争议的案件频发。7月30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从成都市新都区法院了解到,王强和女朋友陈月(均为化名)在恋爱期间,王强借助陈月的名义买房后产生权属争议,起诉至法院。经审理,法院判决诉争房屋归王强所有。
他出钱买房购买人却是女友
王强和陈月是一对情侣,恋爱期间,王强准备在新都区买一套房子。由于当时申请的按揭贷款银行没审批通过,王强和陈月商量后,决定以陈月的名义买房,最后,房子以单独所有的形式登记在陈月的名下。
定金、首付款、契税、印花税、证照费、公共维修金、物业费等等,都是王强以陈月名义支付,按揭贷款也是王强在扣款日前通过银行转账、现金存入、支付宝转账等方式,转入到陈月所有的银行账户。让王强没想到的是,这成为陈月“翻脸不认”的借口。
房子是送的?法院不认可
事后,陈月称这是王强送给自己的房子,而每个月的转款,是王强和他的父母住在里面所支付的租金。两人牵扯不清,闹上了法庭。经审理,法院认为,诉争房屋房款和装修费用均由王强支付,大部分资金来源于王强父母的资助,双方存在隐名购房的真实意思表示更符合逻辑关系。
同时,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的个人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在这次纠纷中,没有证据证明王强父母明确表示将诉争房屋赠与陈月。因此,法院判决诉争房屋归王强所有。
借名买房双方多为情侣、亲属、朋友,基于情感信任,多以口头方式约定,而忽视了其中的法律风险。因此,法官提示,不要“借名买房”,无论是“借”还是“被借”均存在极大风险,勿贪一时利深陷大麻烦。
记者姚箬君
[来源:华西都市报 编辑:赵晓珊]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