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大喜哥”出书:让大家看看,我不是个疯子

2019/10/22 07:54

阅读:

原标题:出走归来的“大喜哥”:我叫刘佩麟不是个疯子

(记者 于泓 韩彤彤 徐斌)

“我回来是想告诉大家,我不是个疯子。”

相信不少人还记得年初“大喜哥”离开青岛去福州的新闻,时隔231天之后,“大喜哥”带着以他日记为蓝本的新书《我的一生》回到故乡青岛。

他此行的目的有两个,宣传新书是其中之一,更重要的是,“大喜哥”想告诉自己的家乡父老,“我叫刘佩麟,我不是个疯子。”

( 来源:青岛新闻网)

他是志愿者眼中“刘姐”

10月19日上午,刘佩麟在志愿者的陪同下走进如是书店,这种场面对他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不久前在北京,他已经做过了一次新书分享。

与之前网上流传的形象不同,刘佩麟今天算是淡妆出镜,红衣红裙,一头齐肩的长发,脸上只打了腮红,额头上点了一个俏皮的红点,嘴巴上涂成了精致的红唇。

在人群的拥趸中,刘佩麟走上舞台,一一和大家握手,尽管以“大喜哥”的名号被人们熟知,但没有一位观众直呼他这个名字,“老刘、刘姐、刘姨……”大家似乎在心照不宣地避讳着什么。

“我挺喜欢别人叫我刘姐的。”在众多的称呼中,刘佩麟最钟意这个“刘姐”,一是能点出性别,再者比“刘姨”显得更年轻些。

“刘姐”成了一面旗帜

“终于见到你了!我特意请假过来的!”

“没吃早饭就过来了,关注他四五年了,知道他今天来特意来看看。”

…………

如果说,“刘姐”曾经的离开让人唏嘘她的命途多舛,但分享会上大家的善意,仿佛又给了这个冰冷的世界一丝的温暖。

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你被歧视过么?”主持人的一句话,把大家拉到了一起,原来你也可以是刘佩麟,我曾经也是“大喜哥”。

90分钟的新书见面会,大家传着话筒,轮流提问。231天后,在这群年轻朋友们的眼中,重回青岛的“刘姐”被视为对抗生活歧视的一面旗帜。

“让大家看看,我不是个疯子。”

“我写下这些有什么用?我明天的早饭在哪里?”——出自刘佩麟《我的一生》。

作为《我的一生》的校对编辑,王俊现场复述了这句出现在刘佩麟日记中的话。王俊的一句话让记者印象深刻,“刘姐写了这么多年的日记,不是为了给你们看写的,他只是在写自己的生活。”

每个人都认识刘佩麟,但每个人眼中的刘佩麟又都不尽相同。刘姐告诉记者,写日记不是为了给别人看,但她今天把日记整理成书,是为了告诉大家自己不是疯子。至于新书的收入,她会把钱全都投入到之前朋友帮她成立的公益项目中,帮助那些和她一样的“边缘人”。

“对刘姐好一点可以么?”

分享会结束之后,刘姐一行马上要回福州。刘姐说,她在福州的生活很好,住在乡下的农村,虽然一开始因为吃不惯米饭“伤感”了一阵子,但好在住在城里的朋友从市区带来了面粉,她自己动手,蒸上了馒头吃。

在采访过程中,当记者架起摄像机,准备采访时,一位志愿者跑了过来,欲言又止。最后,她悄悄地说:“对刘姐好一点,可以吗?”

可但当人群散去,也有人拽住记者,低声问道:“这个人是不是之前在中山路捡破烂的?他到底是男是女?”无论他是男是女,是刘佩麟还是“大喜哥”都让我们对刘姐好一点吧。

[来源:青岛新闻网 编辑:于轩]

青岛话题

情绪消费兴起 有宣传含“微醺”字眼存在“擦边”风险

04/18 07:26 / 青岛日报

买解压玩具释放工作压力,下单购买虚拟商品获取精神愉悦,求旅游搭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取悦自己,愿意为“情绪价值”埋单。然而,在情绪消费兴起的同时,乱象也不容忽视。

北宅樱桃花进入盛花期 不少市民游客盛装组团来打卡

03/26 07:32 / 半岛新闻客户端

从地铁北九水站下车,步行大约15分钟的时间,穿过如同世外桃源的大崂村,就来到大崂樱桃谷。大崂樱桃谷的花儿已经开得非常盛,漫山遍野,是一片片粉的、白的,路边几棵樱桃树间还夹着一棵杏树,鲜艳的花朵很醒目。

深度报道

资源亮相“出圈” “很City”的青岛发出文旅之约

04/25 07:20 / 青岛日报

透过开幕式的精彩画面和推介,“爱达·魔都号”邮轮、奥帆中心《寻梦沧海》演艺等文旅场景,崂山风景区、青岛东方影都等文旅地标熠熠生辉

当影视镜头对准青岛老城区 一街一景皆故事

04/18 08:09 / 青岛日报

影视镜头常常对准历史时空与繁华摩登交错的青岛老城区,以鲜活和重生的代入感,解读着这座城市最浓郁、最生动的底色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