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信网11月10日讯 用有机肥替代化肥,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 为了提高科学施肥观念,控制化肥使用量,促进青岛农业可持续发展,全市农业部门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牢固树立耕地保护“量质并重、用养结合”理念,实施“化肥零增长”行动,大力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工作,推进农业节本增效和绿色发展。
近年来,市农机中心与各区市土壤肥料工作站结合果菜茶有冇肥替代化肥项目的实施,围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断探索实用且操作性强的技术模式,先后在三市两区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技术尝试,形成了成熟的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并进行示范推广。11月5日,市农机中心技术人员到即墨区调研有机肥替代化肥工作开展情况,查看了移风店镇和灵山镇的堆肥现场。
本次调研发现,即墨区现行的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值得在全市推广。移风店镇建立了1500亩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区,推广农业废弃物利用区域整体推进模式,将农户难以处理并成为污染农村环境公害的畜禽粪便、人粪尿、秸秆、尾菜等统一收集、集中处理,进行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通过集中堆沤、生物菌发酵将这些废弃物转变为合格的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再就近返还农田;灵山镇建立了300亩示范点,采用低成本运营模式以当地畜禽粪便和粮库的粮食糠壳为原料,通过添加微生物腐熟剂和功能微生物,就地堆沤发酵,把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投放于山岭薄地,达到了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的目的。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尾菜、秸秆、畜禽粪便和人粪尿等农村有机垃圾污染问题。通过集中堆肥,利用微生物高温发酵,将农业农村废弃物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变废为肥,化污为宝,把农村环境整治与土壤地力提升相结合,增施有机肥与减肥增效相结合,提高了耕地质量,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尤其是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优化了农村生活和农田生态环境,对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和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信网首席记者 于晓 通讯员 李民
[来源:信网 编辑:陈晓宇]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