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九中"硬核"小伙化学奥赛夺金 为青打破"金牌荒"
12月4日,第33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暨冬令营在郑州闭幕,青岛九中高三学生王竞作为山东代表队成员参加决赛,经过理论赛和实验赛的比拼,最终斩获金牌,与北京大学签订“最优惠录取”协议。据悉,这是青岛今年在该项目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学生,也打破了本市全国化学奥赛6年的“金牌荒”。
据记者了解,此次全国化学奥赛分预赛、初赛、决赛三个阶段,最终共产生金牌获得者107人、银牌获得者143人、铜牌获得者84人,其中,山东省共有10人获得了金牌。据悉,清华、北大、复旦、上交、浙大等多所国内顶尖高校的招生负责人也出现在了闭幕式现场,向这些优秀学子抛出了“橄榄枝”。王竞也在现场与北京大学签订了“最优惠录取”协议。
能够获得全国化学奥赛金牌,离不开王竞对化学的“痴迷”。王竞初中就读于青大附中,他在初二暑假预习化学时,从网上看到了晶体制作的视频,各种形状和颜色的晶体让他着迷。王竞从此便对化学产生了探索兴趣,并开始动手制作晶体。到了初三下学期冲刺中考时,王竞仍然没有放下自己的兴趣,还让家人买来了大学的化学教材来研究。“从那时起,孩子就变得更加自律,学习方面我们操心的很少。”王竞的父亲说道。进入高中,王竞又遇到了九中化学竞赛总教练、山东省特级教师官福荣,这让他对化学的热爱转换成了一个个可喜的硕果。
“王竞非常喜欢化学,明年高考自主招生等政策不明朗,很多学生也退出了竞赛辅导,他却在一直坚持、坚守。”官福荣告诉记者,青岛九中从高一学生入校开始,就根据学生兴趣、学科等进行了选拔,进行竞赛培训,每周定期训练。寒暑假期间,学校还会组织学生去清华、北大、山大等名校,聆听教授讲课。王竞表示,非常感谢学校创设的学习环境和辅导老师的辛勤付出,通过外出交流、学习和比赛,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更加坚定了学习化学的信心。王竞希望自己能够在未来研究化学的过程中,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半岛记者 孙雅琴 报道
[来源:半岛都市报 编辑:陈晓宇]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