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这就是山东|职业化是壮大社工队伍的“必答题”
社工是提高社会治理效能和水平,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近日,山东15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的实施意见》,为山东壮大社工队伍提供了政策遵循,也为社会工作职业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没有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就不会有专业化和规范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过程中也就容易出现“梗阻”,既影响上级政策有效落实,也会让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打折扣。因此,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是加快社工队伍建设的“必答题”。
职业化让社工自身获得更强的工作归属感。
社会工作事无巨细,涵盖方方面面;社会工作者上通下达,需要做好每个细节。担好这副担子,不轻松,要有工作激情,还要有责任心。对每一名社工而言,有了强烈的工作归属感,才会扑下身子踏实干。《意见》不仅将过去模糊不清的社会工作岗位破题理清,还针对发展空间、薪酬待遇和职业地位等都做了规范,让社工们工作更加体面。
职业化让职能部门明确更科学的管理路径。
社会工作覆盖面广,实际工作中,部分工作内容存在重叠、交叉,容易导致推诿扯皮;由于工作内容不一致,工作效果的评价也不容易做到公平公正。社会工作职业化就意味着各条战线的程序化和规范化,对职能部门而言,也就有了奖惩评价的“抓手”。《意见》搭建起社会工作专业岗位从开发设立、聘任聘用到评价考核比较完整的闭环体系,既加强了职能部门管理路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也有利于社工队伍健康规范发展。
职业化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入社工队伍。
越是专业化、规范化程度高的行业对高素质人才越有吸引力,高素质人才的增多又会促进本行业更加专业化和规范化,这是一个双向促进的良性循环。当前,社工岗位高素质人才匮乏,有多个原因。山东出台的《意见》不仅畅通了社工岗位发展和升职渠道,更是在薪酬待遇上制定保障措施,真正让社会工作成为有性价比、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工作。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职业化作为加快社工队伍建设的“破题之招”,意义不一般。期待《意见》中的各项措施尽快落实到位,只有这样,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进程才能取得满意效果。海报评论员 朱延鲁
[来源:大众网 编辑:孙宝震]06/30 08:48 / 青岛晚报
政策调整后申请条件将大大放宽。单身申购保障性住房的,住房面积须在35.3平方米以下,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四口之家的申购限制分别为70.6平方米、105.9平方米、141.2平方米,可以说是涵盖了大多数工薪收入家庭。
05/31 19:16 /
青岛市发布“漫游青青之岛,粽享端午时光——2025年端午佳节主题线路推荐”,涵盖滨海漫步、露营派对、康养生态、民俗文博、户外健身、光影休闲、非遗美食八大特色主题。
06/27 07:48 / 青岛日报
有关数据显示,青岛“谷子经济”近年来的年均增速达25%。“在初期阶段的门店经济之外,可以开发与电影产业、时尚产业的关联价值。
06/08 07:54 / 青岛日报
从最初单纯的生态绿地,到如今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生活客厅”,公园的角色不断演变,也面临着如何平衡公共属性、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及适度商业化发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