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信网3月20日讯 为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资源优势和办学特色,为中小学生提供多样的职业启蒙教育和成长实践体验,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青岛市教育局近日印发《关于开展职业启蒙和体验教育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将职业启蒙和体验教育纳入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到2022年,有条件的职业院校都要建成职业体验基地。
《意见》要求充分发挥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职业院校、综合高中、高等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行业企业各领域的特点和优势,整体布局,统筹发展,合理分工,形成合力。充分调动学生、家长、教师、行业企业、媒体、志愿者积极性,广泛参与,激发活力,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整合各学段、各领域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共享教学设施、实训设施,推动教学资源的自由流动,实现效益最大化。
职业启蒙和体验教育要面向全市小学生、初中生、高中学生展开,覆盖各学段, 各学校要把职业启蒙和体验教育纳入课程,形成完善的制度安排。各区市要根据课程安排,统一组织小学和初中生赴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启蒙和体验教育。小学3-6年级学生每学年要完成1种职业体验活动;初中学生每学年要完成至少2种职业体验活动,初中三年内到职业院校参加职业体验活动不少于两次;普通高中学生职业体验活动重点在高一、二年级实施,由学校统筹安排。市内三区初中学生职业体验活动由青岛市中学综合实践教育中心统筹安排。
中小学校要把到职业院校的体验活动作为研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职业院校的实训设施、专业优势和课程资源开展实践体验,引导广大学生充分感受职业教育的魅力和内涵。鼓励高校向中小学生开放专业认知基地,鼓励企业向中小学生开放实训基地。
有条件的普通中小学要将职业院校纳入集团化办学范畴,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探索将职业院校纳入中小学学区制管理,打破普职壁垒,推进融通发展。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要吸收中小学参与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有影响力的企业举办或者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牵头成立职业教育集团,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密切合作。
推动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各级社区教育机构的作用,会同职业院校共同开发各类职业课程,聘请专兼职教师,面向社区开展职业体验和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要向社会开放各类职业体验基地和课程。
到2022年,全市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全部建成职业体验基地,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生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资源更加丰富。中小学生职业启蒙和体验教育实现课程化、常态化和全覆盖。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认知更加全面、更加客观。 信网首席记者 于晓
[来源:信网 编辑:赵晓珊]07/29 09:00 / 青岛日报
曾经,国棉六厂内纺织车间机器轰鸣;如今,这里创意浪潮澎湃翻涌。在这里,历史与未来共鸣,文化与创意共舞,一座城市文化新地标正蓄势待发。
07/21 08:35 / 青岛早报
业内专家表示,集中供冷节能和管理效率更高,适合大规模、长周期使用,其高效节能等诸多优点,有利于绿色城市建设。
08/01 07:44 / 人民日报
多地网友反映,一些家长早上把放暑假的孩子送到图书馆,中午给孩子点一份外卖,下班后再来接。一些年龄小的孩子因缺乏看管,喧哗吵闹,相互追逐,影响了图书馆的正常秩序。
07/23 08:05 / 经济日报
结合学习教育,针对涉企行政检查中存在的多头检查、随意检查、过度检查等问题,青岛市研究制定出台《青岛市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若干措施》,提出了明确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探索开展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等16项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