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从田间海边直送到餐桌 青岛市民居家生活过出新滋味

2020/03/27 14:08 信网

阅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不少商场暂时歇业,很多小区实施封闭式管理,这对实体商家来说冲击很大。人们纷纷宅在家里,通过网上下单外卖的方式,让人们购物的习惯产生了一种巨大变化,由此推动了具有互联网基因的新零售门店下沉和落地。

“宅经济”其实不是一个新名词,快递、外卖、电商、直播等各个业态早已有之。只不过在疫情影响下,一些新的消费习惯加速沉淀,让之前并未火起来的生鲜配送、在线教育、远程办公、在线医疗等市场需求短期内激增,一场以“宅经济”为代表的消费革命迅猛发展。

手机一点,菜肉到家,万千消费者仿佛一夜之间都开始了“云买菜”。时下,青岛的各大商超、农贸市场、便利店、餐饮店纷纷通过开发微信小程序、APP,或者利用点餐平台、微信群等现有方式,发布各类新鲜蔬菜、瓜果、生活必需品、餐食等信息;而作为购买方,市民们只需在手机上“云逛街”,点开软件下单,即可在家坐等送货上门。青岛的“菜篮子”等生活必需品通过网上配送和进社区集中配送基本覆盖了整个城区。

疫情发生之后,在青岛市公布的网络商城和进社区配送企业名单中,除了大家熟悉的盒马鲜生、美菜,鲜行客也加入到居民抢购的行列。蔬菜都是当天从莱西、平度的蔬菜基地直接摘取配送。市民当天下单,相当于“从田间地头直接到餐桌”。

由青岛市多部门联合发起的爱心助农活动,在“交运易购”上线“爱心助农”板块,直接派配送车辆到种植户、养殖户的家中,帮助市民挑选优质产品,居民可以到就近的提货点购买。不习惯网购的老年人还可以选择“蔬菜套餐”服务,方便实用。而像青岛特产的海蛎子、扇贝等海鲜,平台专门从崂山青山社区、即墨鳌山卫收货,以保证想吃生鲜的市民需求。

居家防疫期间,“万物皆可网购”已经成为趋势。线上销售渠道的通畅,为消费提供了便利。这次疫情中,互联网显示了其在促产业、促转型、促消费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在三八女王节期间,多家“青岛制造”企业纷纷进行了线上直播,邀请网红主播为其带货,通过这种方式拉动了企业电商销售额的增长。

等疫情散去,人们的生产生活回归正常,对于宅经济的依赖程度势必会有所下降,然而疫情改变了人们的消费理念,线上购物习惯已经养成,依托电商平台所形成的新型消费将会迎来新的增长空间。可以预见,未来互联网消费模式更将以精准化、定制化、个性化为突出特色。宅经济在未来必将成为百姓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是众多企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信网记者 陈烛光

[来源:信网 编辑:陈烛光]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
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青岛话题

百人共拉一张网 2025灵山湾拉网节在西海岸新区热闹开场

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青岛王哥庄港东渔码头上演海鲜盛宴 第一网收获超千斤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深度报道

老字号重聚、新业态集结 青岛历史城区刮起“时尚风”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一张信息网 兜牢健康保障底线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