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五集纪录片《山河无恙》 梳理中国百年防疫史
(记者 张熠)30多年前,一场甲肝疫情在上海暴发,短短3个月就感染了近30万人。对这座城市而言,这是对疫情防控能力的一次考验。今天起,由优酷和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联合出品的5集纪录片《山河无恙——影响中国的疫情档案》将在纪实人文频道播出,首集《狙击甲肝》即聚焦30多年前的这段抗疫往事。“人类的发展史就是和传染病不断斗争的历史。”制片人冯迪韡介绍,纪录片从甲肝、血吸虫病、鼠疫、流感、非典等历史上的重大公共卫生防疫事件入手,通过专家解读、亲历者讲述,结合国内外一手史料,梳理百年中国防疫史。
今年春节,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很快组建了一个10余人的团队,从大年初三起启动纪录片《山河无恙》的策划。“从百年前的烈性传染病,到今年在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人类如何去防控疫情,带给我们很多思考。”总导演朱宏说。节目制作期间,正逢档案馆、图书馆闭馆,许多历史资料无法查阅。为此,上海音像资料馆利用技术手段,全力帮助节目编导“云搜集”资料。“在纪录片中,我们还采访了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市疾控中心等12位专家学者以及一批亲历者,帮助还原当时的情况。”
上海人胡芷苓是1988年甲肝大流行的亲历者。吃过毛蚶一周左右后,胡芷苓就被确诊患上甲型肝炎。她记得,当时,上海所有医院病床数仅5.5万张,无法收治全部病人。为此,中小学教室、文化馆、企业厂房等都开辟为临时病房,用于隔离、诊治甲肝病人。多种防疫举措叠加,让甲肝疫情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控制。《山河无恙》记录了这一段抗疫过程。在朱宏看来,纪录片的意义在于反思,“每一次重大疫情的应对,也都见证了中国公共卫生系统的自省与完善。”
《山河无恙》每集20分钟,节目中,一批珍贵的影像资料首次公开。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主创团队找到了一段公共卫生学家伍连德与夫人的活动影像,100多年前,正是他指挥扑灭了在东北暴发的鼠疫。另外,摄制组也向一家国外的影像机构购买了版权,是一段俄罗斯人拍摄的影像资料,展示当时东北如何处理鼠疫,包括撒药粉、送病人就医等画面,均是首次在国内媒体上呈现。朱宏介绍,在拍摄过程中团队了解到,防疫中必不可少的口罩,最早诞生在百年前的东北,“它是在两层纱布中间放了药水,目的是防止鼠疫扩散。”
“这次疫情发生后,纪录片中心制作了不同类型的多档节目,希望呈现和探索一次围绕疫情的纪录片矩阵,从不同角度挖掘关于疫情的纪录片表达。”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主任李逸说,《山河无恙》是其中一环,“它不仅聚焦新冠肺炎,还将视野转入更广阔的历史长河中,展现面对疫情时中国人的积极应对。”
[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赵晓珊]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