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清明时节 养生重在“清”

2020/04/03 17:55 信网

阅读:

信网4月3日讯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一天刚好处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此时万物皆显、草木吐绿,清洁明净,除了扫墓、踏春、插柳这些民俗活动之外,身体需要您的多多关照,海慈医疗集团肝胆内科王琳副主任医师提醒,清明节气正是人体内肝气旺盛的时候,要重视防范“春瘟”,柔肝健脾,清降火气。

防范“春瘟”

清明后气温起伏大,寒从脚起,以防“春瘟”,为了身体健康,春天减衣物还是要慢一些,适宜葆养阳气,打好一年健康的根基,尤其对慢性病患很有益处。

中医认为“动则生阳”,这段时间可以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增加户外运动,多晒太阳,注意防范潮湿和风邪的入侵。

孕妇、老人和身体虚弱的人自身抵抗力差,更要注意控制情绪。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史的老人随身携带降血压、扩张心血管药物。

春季也是心肌梗塞、中风等疾病的高发期。有心血管疾病者在清明时节要注意调节情绪,避免劳累。有支气管哮喘史的病人,患有急性病期的病人,体质比较弱的人,过敏体质的人应适当远离植物。

有花粉过敏史的人出游前应随身携带抗过敏的药物,并戴口罩、手套等。春季是花粉过敏症的高发期。很多有过敏性疾病的患者很容易在这个季节“拈花惹草”,出现鼻塞、打喷嚏、流涕流泪、全身发痒等症状。

顺时起居

在清明时节,人们应有意识地顺时而为调整作息,早点起床。早上7点至9点宜起床为了使阳气更好地生发。7时至9时是辰时,此时属胃经最旺,如不早起会导致阳气欲发而不能发,化为内火上扰心肺及脑,可引起心躁、喉干、头昏、目浊等不适。

因此,尽量把作息时间向前调,早起后积极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不仅能舒筋活络、畅通气血,还能畅达心胸、怡情养性、增强抗病能力。

饮食宜温

清明节气阳气升发,通常人的食欲处于最佳状态,于是胃口大开暴饮暴食,反而损伤了胃部,诱发慢性肠胃疾病。此时的饮食宜温,应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韭菜等时令蔬菜,还有白菜、萝卜等也适宜多吃。

另外,清明节气中可多吃些护肝养肺的食品,比如荠菜、菠菜、山药。但肝病患者不宜食“发物”,所谓发物是指从中医角度上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的食物,比如羊肉、狗肉要适当少吃,多食一些粳米、花生、糯米、鹅肉、苹果、荸荠等。

清明时节养生汤:

粉葛鲮鱼赤小豆汤

材料:粉葛500克、鲮鱼500克、赤小豆30克

功效:粉葛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通经活络;鲮鱼益气血,健筋骨,通小便;赤小豆补气血,消肿利尿。合而为汤,能健筋骨,行气活血,祛水利湿。

眉豆花生红枣猪尾汤

材料:眉豆150克、花生50克、红枣5个、猪尾750克、生姜3片、陈皮1/4个。

功效:眉豆性平味甘、淡,有健脾除湿困祛脚气的作用;花生健脾养胃;红枣能养血气,健脾胃;猪尾能壮骨益髓。合而为汤,能祛湿困,养脾胃。

清明时节雨纷纷,桃花风起正养生。今天和您分享的这些清明养生小常识,您都做到了吗?

信网记者 丛黎 通讯员 李均雁

[来源:信网 编辑:陈烛光]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
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青岛话题

百人共拉一张网 2025灵山湾拉网节在西海岸新区热闹开场

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青岛王哥庄港东渔码头上演海鲜盛宴 第一网收获超千斤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深度报道

老字号重聚、新业态集结 青岛历史城区刮起“时尚风”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一张信息网 兜牢健康保障底线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