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今年清明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慎终追远,首重在诚

2020/04/04 08:57

阅读:

原标题:“云祭扫”:今年清明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记者 谢樱)受疫情影响,清明节前,绿色“云祭扫”的方式越来越被大家接受。家庭追思会、网上纪念堂、网络直播代客祭扫等多种“云祭扫”新形式相继出现,满足群众的祭扫需求。

清明前夕,记者在长沙潇湘陵园外看到,殡葬用品售卖店的生意显得冷冷清清。“往年这时候人特别多,但今年受疫情影响祭扫限流,目前只是进了少量殡葬货品用于销售,和往常根本比不了。”一位王姓商家说。

“只要打开手机或电脑,就可以在屏幕上进墓园祭扫,‘云’上来表达思念。”长沙市殡葬管理处工作人员连敏介绍,逝者家属可以自主访问,在线上写下纪念文字、添加亲人照片、上传短视频、敬献虚拟用品,还能微信分享、弹幕追思。

清明临近,长沙市民黄美云在家做了一桌好菜,用餐之前和家人拍了几张照片,然后熟练地把这些照片传到了为儿子建立的“网上纪念馆”里,写着“儿子,这是你最喜欢吃的可乐鸡翅,多吃点”。

在黄美云精心设置的网上纪念堂里,一打开就响起清澈可爱的童声,那是儿子小时候朗读课文的录音。“回忆录”里,一张张照片闪过,多篇家人撰写的回忆文章读来感人至深。而评论留言里,满满的都是妈妈对儿子的思念,“我写了很多每天发生的事情,既是我自己的日记,也想让儿子知道我们每天发生了什么,这样让我感觉仿佛他就在我们身边。”

用完餐,黄美云又回到电脑前对着儿子的照片喃喃自语,并不时地点点香烛、献花、敬酒。“往年清明也会去墓园祭扫,虽然今年有规定,但也不影响,我早已更习惯以这样的方式来‘陪伴’他。”黄美云说。

网上献花、诗朗诵英烈故事、手绘英烈作品……为满足社会祭奠英烈的需要,各地将“清明祭英烈”活动也搬到了网上,党员干部、烈士亲属、社会各界群众纷纷参与。据介绍,仅湖南省衡阳市目前已有近70万人参与其中,留言2400余条。

尽管各个墓园里前来扫墓的人数不多,但专业的殡葬礼仪师代客祭扫服务非常火热。他们通过网络“云端”和祭扫客户连线,来增加外地客户的实地祭扫“真实感”。

“网络祭扫等措施虽是疫情期间推出的便民服务,但符合绿色文明的现代殡葬发展理念和改革方向,也是移风易俗的良好举措。我们将在流程设计、缅怀氛围上进一步完善‘云祭扫’服务,让更有‘人情味’的网络祭扫能普遍为大家接受,让新兴绿色祭扫之风得以固化、延续。”长沙市民政局局长陈昌佳说。

[来源:新华网 编辑:孙宝震]

青岛话题

青岛调整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申请条件 首批两处房源可选择

06/30 08:48 / 青岛晚报

政策调整后申请条件将大大放宽。单身申购保障性住房的,住房面积须在35.3平方米以下,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四口之家的申购限制分别为70.6平方米、105.9平方米、141.2平方米,可以说是涵盖了大多数工薪收入家庭。

青岛推出端午主题文旅活动 邀市民游客共赴山海之约

05/31 19:16 /

青岛市发布“漫游青青之岛,粽享端午时光——2025年端午佳节主题线路推荐”,涵盖滨海漫步、露营派对、康养生态、民俗文博、户外健身、光影休闲、非遗美食八大特色主题。

深度报道

“谷子经济”愈发闪耀 如何打造青岛版LABUBU

06/27 07:48 / 青岛日报

有关数据显示,青岛“谷子经济”近年来的年均增速达25%。“在初期阶段的门店经济之外,可以开发与电影产业、时尚产业的关联价值。

青岛城市公园:从“生态绿地”到“生活客厅”

06/08 07:54 / 青岛日报

从最初单纯的生态绿地,到如今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生活客厅”,公园的角色不断演变,也面临着如何平衡公共属性、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及适度商业化发展的问题。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