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今年清明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慎终追远,首重在诚

2020/04/04 08:57

阅读:

原标题:“云祭扫”:今年清明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记者 谢樱)受疫情影响,清明节前,绿色“云祭扫”的方式越来越被大家接受。家庭追思会、网上纪念堂、网络直播代客祭扫等多种“云祭扫”新形式相继出现,满足群众的祭扫需求。

清明前夕,记者在长沙潇湘陵园外看到,殡葬用品售卖店的生意显得冷冷清清。“往年这时候人特别多,但今年受疫情影响祭扫限流,目前只是进了少量殡葬货品用于销售,和往常根本比不了。”一位王姓商家说。

“只要打开手机或电脑,就可以在屏幕上进墓园祭扫,‘云’上来表达思念。”长沙市殡葬管理处工作人员连敏介绍,逝者家属可以自主访问,在线上写下纪念文字、添加亲人照片、上传短视频、敬献虚拟用品,还能微信分享、弹幕追思。

清明临近,长沙市民黄美云在家做了一桌好菜,用餐之前和家人拍了几张照片,然后熟练地把这些照片传到了为儿子建立的“网上纪念馆”里,写着“儿子,这是你最喜欢吃的可乐鸡翅,多吃点”。

在黄美云精心设置的网上纪念堂里,一打开就响起清澈可爱的童声,那是儿子小时候朗读课文的录音。“回忆录”里,一张张照片闪过,多篇家人撰写的回忆文章读来感人至深。而评论留言里,满满的都是妈妈对儿子的思念,“我写了很多每天发生的事情,既是我自己的日记,也想让儿子知道我们每天发生了什么,这样让我感觉仿佛他就在我们身边。”

用完餐,黄美云又回到电脑前对着儿子的照片喃喃自语,并不时地点点香烛、献花、敬酒。“往年清明也会去墓园祭扫,虽然今年有规定,但也不影响,我早已更习惯以这样的方式来‘陪伴’他。”黄美云说。

网上献花、诗朗诵英烈故事、手绘英烈作品……为满足社会祭奠英烈的需要,各地将“清明祭英烈”活动也搬到了网上,党员干部、烈士亲属、社会各界群众纷纷参与。据介绍,仅湖南省衡阳市目前已有近70万人参与其中,留言2400余条。

尽管各个墓园里前来扫墓的人数不多,但专业的殡葬礼仪师代客祭扫服务非常火热。他们通过网络“云端”和祭扫客户连线,来增加外地客户的实地祭扫“真实感”。

“网络祭扫等措施虽是疫情期间推出的便民服务,但符合绿色文明的现代殡葬发展理念和改革方向,也是移风易俗的良好举措。我们将在流程设计、缅怀氛围上进一步完善‘云祭扫’服务,让更有‘人情味’的网络祭扫能普遍为大家接受,让新兴绿色祭扫之风得以固化、延续。”长沙市民政局局长陈昌佳说。

[来源:新华网 编辑:孙宝震]

青岛话题

百人共拉一张网 2025灵山湾拉网节在西海岸新区热闹开场

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青岛王哥庄港东渔码头上演海鲜盛宴 第一网收获超千斤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深度报道

老字号重聚、新业态集结 青岛历史城区刮起“时尚风”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一张信息网 兜牢健康保障底线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