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我国粮食够吃吗?到底要不要囤粮?两部门回应

2020/04/05 09:52

阅读:

原标题:我国粮食够吃吗?到底要不要囤粮?两部门回应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一些国家开始限制或者禁止粮食出口,造成国际粮价上涨。

受此影响,国内有人也开始囤粮,那中国粮食到底够吃吗?现在有没有必要囤粮?4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和国家粮储局集中回应了相关问题。

为何有人会去囤粮?

一些地方出现囤积、抢购粮食现象,受到哪些消息的影响?

据了解,受国际疫情影响,一些国家陆续发布了粮食出口禁令,特别是哈萨克斯坦、越南等国开始宣布限制小麦、大米出口。有消息显示,越南是全球大米出口国,排名第三。

加上今年沙漠蝗虫灾害在一些国家暴发,现在全球粮食形势都非常紧张,这种情况下,有些人因为担心食品短缺而进行囤积抢购。

另外,前几天,联合国粮农组织称,受疫情影响,今年4、5月份可能会出现粮食危机。

国际粮食形势紧张是否会影响中国的口粮?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称,我们国家谷物年度进口数量不大,去年净进口1468万吨,相当于不到300亿斤,仅占我国谷物消费量的2%左右。

“我们进口的主要是强筋弱筋小麦、泰国大米等,主要目的是为了调剂需求结构,更好满足人们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魏百刚称。

目前中国粮食现状如何?

魏百刚介绍,这些年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已连续五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去年粮食产量是13277亿斤,创历史新高,小麦多年供求平衡有余,稻谷供大于求,口粮绝对安全有保障。

据介绍,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2010年以来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超过470公斤,远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的标准线。

魏百刚说,目前我们国家粮食库存是充足的,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18%的水平,特别是两大口粮,小麦和稻谷库存大体相当于全国人民一年的消费量。

此外,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表示,疫情发生以来,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加强市场粮源调度,有序组织拍卖政策性粮源,有效保障了市场需求。目前为止,没有动用过中央储备粮,除了个别市县,绝大部分地区也没有动用过地方储备粮。

到底有没有必要囤粮?

魏百刚称,总的来看,我国粮食是产量丰、库存足,即使在前一阶段国内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市场上的粮食以及各类副食品都是货足价稳,老百姓家里都是米面无忧,现在更没有必要去抢购囤积,“粮食还是要吃新的好”。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表示,今年粮食种植意向面积是稳中略增的,目前夏粮长势较好,丰收有基础,春播进展总体顺利,应该说,粮食生产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局。“粮食多年丰收,库存较为充裕;夏粮丰收有望,春播进展顺利;口粮完全自给,国际影响有限;米面随买随有,不必囤积抢购。”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全仓储与科技司司长王宏说,从此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看,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到了保障体系有支撑、市场波动有监测、应对变化有预案、保供稳市有责任。

据王宏介绍,中国有充足的原粮储备,人口集中的大中城市和价格易波动地区建立了能够满足10到15天的成品粮储备,截至目前,全国复工企业的小麦和稻谷的加工能力每天96.2万吨,折合19.2亿斤,按照每天一人一斤粮计算,仅这些粮食应急加工企业每天的加工能力,就够全国14亿人吃一天多。(整理:吴涛 彭婧如 宋宇晟)(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秦璐]

青岛话题

青岛30路公交车创新服务获赞 计划将投影内容与台东特色融合

07/10 08:36 / 青岛晚报

通过安装车载投影灯,以科技手段守护乘客夜间出行安全,后期将以灯光为载体,将台东商圈的旅游攻略、美食地图与城市文化融入车厢,打造“公交+文旅”的全新体验。

青岛调整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申请条件 首批两处房源可选择

06/30 08:48 / 青岛晚报

政策调整后申请条件将大大放宽。单身申购保障性住房的,住房面积须在35.3平方米以下,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四口之家的申购限制分别为70.6平方米、105.9平方米、141.2平方米,可以说是涵盖了大多数工薪收入家庭。

深度报道

青岛九大海水浴场:都是“顶流” 各自精彩

08:50 / 青岛日报

随着九大海水浴场全部开放,青岛夏日的绝对“顶流”再次上线。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有了“放心消费地图” 消费维权更便捷

07/09 08:32 / 人民日报

下一步,青岛将加大放心消费示范标杆培育力度,持续营造“政府有力、商家有信、消费放心”的消费环境。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