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抗疫剧《在一起》热拍 戴口罩演戏全凭眼神

2020/05/22 16:47

阅读:

原标题:抗疫剧《在一起》热拍 戴口罩演戏全凭眼神

由国家广电总局组织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和耀客传媒、尚世影业共同出品的重点抗疫题材时代报告剧《在一起》正在北京、上海、无锡等地拍摄。该剧以“抗疫”期间各行各业真实的人物、故事为基础,还原小人物在大环境下平凡善意的举动。从5月18日到20日,出品方举行了横跨三地的探班活动,邀请全国主流媒体共同见证作品的拍摄过程。共同参与《在一起》不同单元故事创作的导演沈严、滕华涛、刘江、汪俊和演员雷佳音、杨洋、靳东等分享了他们的感受。

“反季节”拍摄 高温中裹棉服表演

目前,全国多地已经进入夏季,“反季节”拍摄成为了各个单元主创们遇到的最大难题。无论是刘江执导的《搜索》单元,滕华涛执导的《同行》单元,还是汪俊执导的《方舱》单元,主演们都要在三十几度的高温中裹上厚厚的棉服或是穿上防护服来表演各自的角色。此外,为了还原真实场景,近80%的戏份,演员们都要戴上口罩拍摄,只能靠眼睛演戏也成了他们在表演上最大的挑战。靳东直言:“我争取把这一段的感受都放在扮演的人物和角色里面。因为故事很短,越短反而越让我更去珍惜每一场戏每一个镜头,希望能够去刻画出真实援鄂医护人员的形象。”

杨洋为了能够更好地进入角色,提前进入医院进行了体验学习。前期的体验在实拍中很好地带动了表演,一场情绪戏中的瞬间爆发也打动了探班的众多记者。

雷佳音表示,虽然戴上口罩很多情绪表达只能通过眼睛,但他相信只要完全投入角色中,观众就会感受到他表演的诚意。

涉及医学知识 严格遵循专业要求

由于题材的特殊性,剧中会涉及很多防疫和医学方面的专业情节,这也是在拍摄中需要格外注意的部分。据悉,《在一起》的每个单元故事都会有相关的专业人士跟组指导,防护服什么时候穿,什么时候脱,什么时候戴N95口罩,什么时候戴普通口罩,什么时候戴手套,都会严格地遵循专业要求。

在谈到《在一起》这个项目的筹备过程时,上海文广影视集团副总裁陈雨人表示,“这是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主导、国家卫健委和上海市委宣传部全程全力支持的一个项目。大概在电视剧拍摄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就是当年策划,当年完成剧本,当年摄制,当年播出。”

多地同时拍摄 有望10月份播出

疫情之下,反映大时代中的小人物,书写平民英雄,讴歌奉献精神……这些是《在一起》不同单元故事共通的主题,“整部剧10个故事中的主角所涵盖的职业比较丰富,包括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快递小哥等,希望通过这部剧还原普通民众为抗击疫情所做出的贡献,同时传达出我们作为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感。”陈雨人说。

“时代报告剧”是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提出的一个概念,即以较快速度创作、以真实故事为原型、以纪实风格为特色的电视剧作品。《在一起》的制作方式参照了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每两集一个独立故事,全剧总共10个故事20集。目前该剧正在多地同时紧张拍摄,有望在10月份播出。(记者 杨文杰)

[来源:北京青年报 编辑:赵晓珊]

青岛话题

百人共拉一张网 2025灵山湾拉网节在西海岸新区热闹开场

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青岛王哥庄港东渔码头上演海鲜盛宴 第一网收获超千斤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深度报道

老字号重聚、新业态集结 青岛历史城区刮起“时尚风”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一张信息网 兜牢健康保障底线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