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疫情防控已成常态化 “预约制”成生活新风尚

2020/05/22 21:53 信网

阅读:

近日,青岛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印发《青岛市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把疫情常态化防控作为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的前提和基础,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由多管齐下的应急状态转为科学精准的常态化防控。随着商超、餐馆、旅游景点等场所相继开放,预约出行成为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也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效保障。

随着疫情退去、天气回暖,各个城市经济生活也开始逐渐升温,各行各业正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后疫情时代并不意味着疫情完全过去,疫情防控将成为常态化工作,而“预约制”无论于出行限流还是疫情追踪,都是值得长久推行的有效防控措施。

今年五一期间,为全面抓好疫情防控工作,青岛多个景区实行实名预约制入园,消费者之间仿佛也已达成共识,大多数游客选择网上预订门票的方式出行,将节假日的行程提前安排妥当。五一节假日期间,青岛市8大热点旅游景区(崂山景区、极地海洋世界、方特梦幻王国、童梦香村、藏马山旅游度假区、大珠山景区、森林野生动物园、琅琊台景区)除崂山景区外,其他7个旅游景区均未达到最大承载量25%的预警线。期间,中山公园仍采取预约入园方式进行线下游园赏花,每天限流3万人。

预约制出行对于青岛五一疫情防控起到显著效果,充分有效控制了景区人流量,大大降低疫情蔓延几率。在今后的日常生活当中预约制将变得更为常见,预约制不仅为文旅行业的复苏提供有力保障,也是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重要手段。除此之外,预约出行减少了人们跑空的概率,到了景点人挤人、停不下车、买不到票等问题也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预约制也因此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除餐饮、娱乐、旅游等行业外,医疗服务更是直接搬上“云端”,即墨区人民医院将预约挂号、远程门诊、线上付费、药物配送等功能上线“互联网医院”,普通患者可以直接在网上预约看病,通过“屏对屏,一对一”的方式就诊,减去了排队挂号等中间环节,提高医院资源利用率,同时降低了患者扎堆、交叉感染的风险,使普通患者在家对着屏幕就能把病看好。全面恢复诊疗工作后,青岛市三医门诊号源全部放开,急诊、发热门诊均24小时开诊。门诊就医采用山东省健康码“绿码”通行,实行实名预约挂号就诊,倡导患者根据预约时间分时段就诊,为疫情阻断提供保障。预约门诊对于患者自身多了一个步骤,而对整个病患群体来说却省去麻烦,省出了时间,为更多急诊患者提供有效医疗保障。

2020年因疫情关系,很多新人们错过了不少结婚登记的好日子,在“520”到来前几天青岛各婚姻登记处已经预约额满。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青岛选择登记结婚的新人数不胜数,大量的人群扎堆对于疫情防控显然不利,而预约式登记打消了新人们的顾虑,让他们能心满意足的拿到结婚证。对于婚姻登记处而言,提前预约大大提高了登记办理速度,办完就走、不逗留的管理方式也使得工作现场能够有序不紊。

旅游要预约,就诊要预约,结婚登记要预约,预约制不再只是疫情防控的一种手段,已经成为生活的标配。社会运行效率将因此而提高,出门之前打个电话问一问这一步骤看似让生活变得有些繁琐,却避免了排长队、跑空、办不成事这些尴尬事件,让人们更为合理的安排时间。预约制使得生活更加有序,也是社会新文明重要体现。 信网记者 孙宝震

[来源:信网 编辑:秦璐]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
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青岛话题

百人共拉一张网 2025灵山湾拉网节在西海岸新区热闹开场

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青岛王哥庄港东渔码头上演海鲜盛宴 第一网收获超千斤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深度报道

老字号重聚、新业态集结 青岛历史城区刮起“时尚风”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一张信息网 兜牢健康保障底线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