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热解读丨今年首次下团组,习近平说的这四个字感动无数网友
热解读今年的全国两会,极不平凡。
5月22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出席。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这是他今年两会首次下团组。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审议过程中,习近平讲话饱含着“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真挚的话语受到媒体和网友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央视网新闻热点实时检测系统“智闻”显示,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及的“人民至上”“不惜一切”“生命”“身体健康”等词迅速成为媒体报道的热词。
来源:央视网“智闻”系统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犹记得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庄严宣示。七年多来,心里装着人民、讲话贴近人民、奋斗为了人民,总书记带领人民向着“美好生活”前进的步伐一刻未停。
今年,在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人民放在最高位置。
在全国范围调集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一切措施都是为了“尽最大努力防止更多群众被感染,尽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
难忘那句“全力以赴救治患者”。
难忘那句“你们在我心目中都是最可爱的人”。
难忘那句“党中央和全国人民永远同你们在一起,永远是你们的坚强后盾!”
经此一役,人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人民至上”一词的深刻含义。
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到医疗、养老、居住、环境,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始终是总书记心中最大的惦念。他这次在内蒙古代表团再次强调,“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
在内蒙古代表团,习近平还热情讴歌了人民的力量:“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紧紧依靠人民”……
掷地有声的话语饱含自信与豪情,体现着大国领袖的人民情怀,贯穿着一如既往的人民立场。
许多网友回应:“越来越感觉到国家对人民的重视了”“真的很骄傲,在我们国家人民群众永远是最重要的”“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
光荣属于人民、感情系于人民、力量源于人民。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较大冲击和影响,但某种程度上也孕育了新的契机。正如习近平所说,要“更好把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去年两会,习近平用“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来讲述“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的道理。今年两会,习近平勉励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把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来源:央视网 编辑:赵晓珊]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