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同胶囊大小 岛城首例无导线起搏器在市立医院成功植入

2020/06/30 17:04

阅读:

信网6月30日讯 信网(0532—80889431)了解到,6月19日,青岛市市立医院成功完成青岛地区首例无导线起搏器Micra植入。开启了青岛市无导线起搏器治疗心律失常的新时代,标志着我院心律失常诊治水平迈入了国内先进水平。

胶囊大小,通过血管直达心脏

Micra无导线起搏器如胶囊大小,重量不足2g,体积和重量仅为传统起搏器的十分之一,经穿刺血管,直接放入心腔内膜,无需植入心内膜导线,也无需在胸前开刀制作皮下囊袋,减少了创伤与感染风险,而且手术时间大大缩短,患者术后几乎感觉不到起搏器的存在。

Micra起搏器与感冒胶囊、7号电池大小比较 ( 来源:青岛市市立医院)

患者为66岁男性,因房颤、心脏停搏并数次发作黑矇入院,先行房颤射频消融及左心耳封堵术后,仍反复发生心脏停搏,需植入永久起搏器。因患者刚进行完房颤手术,不间断抗凝治疗,常规起搏器需要开刀植入皮下,术中不易止血,且术后容易形成皮下血肿,远期也存在起搏器感染,导线老化,血管栓塞等潜在并发症,可能对患者造成更大的痛苦和伤害。

青岛市市立医院心脏电生理中心主任,心内二科主任李宾公、本部心内二科(心脏电生理科)副主任何涛经过缜密的方案分析,同患者和家属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后,决定植入Micra无导线起搏器。

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通过股静脉穿刺,将起搏器通过导管植入到患者心腔内部,在李宾公主任娴熟的操作下,仅用了30分钟就为老人成功安装了Micra无导线起搏器。患者术后几乎感觉不到起搏器的存在,术后第二天患者恢复正常活动,患者目前已顺利出院。

( 来源:青岛市市立医院)

Micra起搏器植入术后( 来源:青岛市市立医院)

微创、安全,兼顾美丽

“与传统起搏器相比,Micra无导线起搏器不仅体积更小、使用寿命更长,也无需在胸前皮下制作囊袋放置脉冲发生器(起搏器),减少了创伤与感染风险,避免了皮下囊袋痕迹和手术创口伤疤,很好地兼顾了患者美观需求。”李宾公主任表示。

岛城唯一的心脏起搏与电生理独立专科

作为通过青岛市卫健委引进我院的高端紧缺人才,李宾公教授自2019年初到我院工作以来,组建了青岛市市立医院心脏电生理中心(含本部、东院两个心内二科),是目前青岛地区唯一的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专业独立专科,先后开展了青岛地区首例左束支起搏技术、首例肥厚型心肌病射频消融术、首例心腔内超声引导左心耳封堵术、首例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该中心目前完成了青岛地区最大量的房颤消融加左心耳封堵手术,在治疗房颤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生理性心脏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CRT)、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等心脏电生理技术方面处于省内领先水平,中心于2019年被国家相关专业委员会评为“中国房颤中心示范基地”,是青岛地区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医院(全国50余家)。

在李宾公教授的带领下,科室一批年轻的医师快速成长。目前心脏电生理团队为青岛市人才梯度最完善、最具活力的团队。年轻的手术医师传承了前辈们的使命感、担当和开拓的精神,不断向疑难重症和前沿技术发起挑战,努力攀登医学的高峰,造福更多患者。

专家介绍:

李宾公,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岛市市立医院心脏电生理中心主任,心内二科主任。山东省房颤中心联盟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心血管病学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高血压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分会青委会委员,卫生部心脏介入培训基地导师。曾任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南昌大学赣江特聘教授,江西省心血管病学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心电协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从事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工作。擅长房颤、室速等复杂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心律失常器械植入、左心耳封堵术、肥厚性心肌病射频消融术、先心病封堵术、冠脉介入等技术。完成心脏介入治疗病例5000余例。

出诊时间  周一上午(东院);周四上午(本部)

信网记者 丛黎 通讯员  徐福强

[来源:信网-商讯 编辑:孙宝震]

青岛话题

百人共拉一张网 2025灵山湾拉网节在西海岸新区热闹开场

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青岛王哥庄港东渔码头上演海鲜盛宴 第一网收获超千斤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深度报道

老字号重聚、新业态集结 青岛历史城区刮起“时尚风”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一张信息网 兜牢健康保障底线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