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老人心脏骤停 市立东院护士雨中跪地三分钟极速抢救

2020/07/01 16:18

阅读:

信网7月1日讯 6月29日上午9时许,在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门诊楼A楼门口,一位来院就诊的老人突然晕倒,心脏骤停,护士孙婷婷和孙伟第一时间上前查看,随即为老人进行心肺复苏,3分钟后,老人呼吸意识恢复正常,后被转至急诊就诊,患者目前脱离生命危险。

进门一刻发现苗头 快速冷静处置

60多岁的姜先生既往有冠心病、糖尿病、心脏支架植入病史,29日因黑便两天、贫血、头晕,在家人的陪伴下到市立医院就诊,不料刚到门诊楼门口时老人突然晕倒,在老人即将倒下去的时刻,门诊护士孙婷婷和走在老人身后来院上班的护士孙伟迅速觉察到老人异常,当即上前查看情况。

出于职业敏感,两人意识到老人情况的严重性,将老人下颌轻轻上仰,以免窒息,在拍打呼唤老人没有反应,发现老人心跳骤停,呼吸微弱后,立即现场为老人进行心肺复苏,经过3分钟不间断的抢救后,老人意识心跳恢复正常,并为老人补充了少许糖水,在4分钟的黄金窗口将老人成功抢救!同时急诊人员闻讯赶到,将老人转移至急诊进一步治疗。由于下雨,门口满是泥泞,孙婷婷跪在地上的双膝沾满了泥水。她跪在地上奋不顾身的抢救患者的身影被监控忠实地记录了下来。

团队多次成功抢救 看成是“家常便饭”

在采访中,孙婷婷表示当时并不紧张,“这对我们门诊护士来说是家常便饭,作为一名门诊护士,这样的情况我们经常遇到,仅疫情期间我们门诊就成功处置了6起类似险情,全部抢救成功。”她说。

“我想应该是医院科学的院内急救体系和高标准的培训给了我最大的信心。入院上岗前,医院便集体为我们进行了急救培训,考核合格后才准许上岗;科室也会开展常规急救技能培训,让我们温故知新,同时护理部门也会进行督导考核,确保我们牢牢掌握抢救生命的技能。”当采访中问及这份信心来自哪里,孙婷婷给出这样的回答,

急救现场的市立身影并不陌生

其实不论是院内还是院外,在这样的急救现场总能看到市立人的身影。

2019年7月,网上一篇名为《今早在五四广场勇救溺水老人的美女你在哪?》的文章瞬间走红,引起一场全城大搜寻,最后这位见义勇为的美女被找到,是市立医院东院麻醉手术科医生刘红,百万网民纷纷为其义举点赞。

5月5日,清晨7时左右,在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院区,一位来院就诊的患者突然晕倒,正准备去餐厅吃早饭的援鄂返岗的急诊科主管护师王顺英第一时间发现晕倒的老人,危急时刻,她与医护人员、安保人员迅速反应、及时救治,由于处置及时得当,心肌梗死的老人转危为安。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因为把救死扶伤看作是自己的分内职责,他们总是在挽回生命后默默离场。

在院的每个人都掌握心肺复苏

青岛市市立医院一直致力于打造国际水准的院内急救体系。2017年医院成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配置国际先进的仿真模拟培训设备,同年申请成为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之一,依托国际水准的培训资源,青岛市市立医院生命支持培训全面展开,目标是让在院的每个人都具备心肺复苏这项技能。

2017年6月医院启动了心肺复苏全员培训,分批次对医生、护士、医技、后勤、行政管理、后勤人员、规培学员、实习学生等开展心肺复苏培训和考核,考核合格的颁发“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合格证书”,累计完成6000余人次,心肺复苏成为新职工岗前培训的必修课,而且延伸至物业保洁等工勤岗位。

同时,对急诊科、心内科、心外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干保科、呼吸科等危重病人相对集中的科室,开展高级生命支持(ACLS)技能培训,1000余人次通过培训和考核,考核合格后颁发院内高级生命支持培训证书。

来源:青岛市市立医院

培训严格按照“同一套教材、同一个标准”进行。培训导师来自临床一线,经验丰富,均持有美国心脏协会认证的基础和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导师证书;培训均采取小班制,导师学员比严格控制在1:6,基础生命支持学员与操作模拟人,严格按照2:1配备;培训课件选用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教学视频,课程包括理论讲解、操作演示、实践操作和理论考核,通过生命支持培训显著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团队急救能力,在临床工作中成功救治了多名心脏骤停患者,培训效果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检验。

14个区域,5分钟院内高级生命支持全覆盖

踏进市立医院,能感受到强烈的生命急救意识。

为了抢得宝贵抢救时间,最大限度提高危急患者抢救成功率。医院按照“就近原则”将东西两院区划分成14个责任区域,在各区域醒目位置张贴急救电话,指定责任科室,各区域统一配备抢救车与除颤仪,抢救小组统一配备急救包(包括气管插管和抢救药品)。

在医院公共区域,安放10余台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方便紧急取用,极大提高了突发应急救治能力。保证5分钟院内高级生命支持全覆盖。

此外,医院根据《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医院评审标准》《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等制定了自己的紧急医疗救护体系运行机制,为紧急救护提供了制度保障。

跨越院墙 身先士卒推广生命支持

“第一响应人”是指首先到达灾难现场,拥有救援证书且能够在应急救援中提供基本生命救助的人员。

为了能让社会上更多是群众掌握这项抢救技能,市立医院东院急症科护士长位兰玲成为青岛市红十字会“第一响应人”行动的发起者之一,并积极促成医院成为“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心肺复苏、创伤救护技术,突发性灾难及其他意外的自救与他救,患者病情观察与判断,这些饱含实战经验和理论知识的培训,受到热烈欢迎,成为医院的金牌培训课程。基地累计培养了国家级、省级及市级救护师数百名,形成了强大的培训师资团队,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在社会上先后举办40余次急救知识讲座活动,培训应急救护学员,向市民普及应急救护知识达万余人,足迹遍布机场、车站、宾馆、学校、建筑工地、社区、广场,在他们的号召下,“公益急救、自助助人”的理念和技能播撒到社会各个角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突发紧急救治事例被新闻媒体报道,一条条生命在危急时刻得到及时救助。

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致力于向公众开展基本医学知识与急救技能公益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举办多场中小学生急救知识培训课程,培训中小学生500余人次;为青岛市残联开设美国心脏协会拯救心脏(CPR-AED)学员课程;为各大企业培训心肺复苏知识、Heartsaver基础急救/CPR/AED学员课程……

随着心肺复苏培训的推广普及,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掌握了抢救的技能,当他们的身边出现危急患者的时候,他们能够以“第一响应人”的身份及时出现,在“黄金时间”为患者及时施救,挽狂澜于既倒,救生命于危急。

信网记者 丛黎 通讯员 徐福强

[来源:信网-商讯 编辑:陈烛光]

青岛话题

好吃又好玩 青岛历史城区打造“餐饮+”多元消费体验

10:19 / 青岛日报

日前,记者在探访时发现,相对商业综合体而言,在历史街区这个开放型消费场景中,餐饮业态布局的比重正越来越大。

青岛职业潜水员一年打捞上百件贵重物品 高收益有高风险

04/18 08:37 / 半岛都市报

三年前掉河里的金戒指捞上来了,这条热搜让职业水底“摸金”走进大众视野。4月17日,记者联系到一个职业打捞团队,揭秘鲜为人知的行业故事。

深度报道

规划路迟迟不建、在建路交付延期 家门口小路何时畅通

13:45 / 青岛日报

近年来,青岛一批主次干道相继施工、通车,不仅扩充了城市的“体量”,也提升了发展速度,但市民家门口的部分规划小路、短路长期停工、工期拖延,成了“口头路”“拖延路”“烂尾路”,每日都在影响着群众出行,不容小视。

青岛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职能部门负责人热议消防安全治理

04/18 07:44 / 青岛日报

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威胁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灾害之一,也是公共安全治理领域的焦点问题。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