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中国潜艇之父”、哈工程终身荣誉教授邓三瑞逝世
9月16日,哈尔滨工程大学官网发布讣告称: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院长,哈尔滨工程大学终身荣誉教授邓三瑞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9月15日下午13时30分不幸逝世,享年91岁。
邓三瑞的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20年9月17日早7时在东华苑二楼德政厅举行。
公开资料显示,邓三瑞生于1929年10月19日,湖南宁远县人,汉族,1951年1月参加工作,195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8年9月退休。他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造船科教研室主任,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
邓三瑞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第三届理事,黑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第三届理事长,曾担任黑龙江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主任。
讣告称,邓三瑞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不计名利、两袖清风,是深受教职工爱戴的好领导,深受师生爱戴的“大先生”。他长期从事船海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海军舰船研制工作,先后承担潜艇结构、潜艇设计学、系统工程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为国家培养了许多船舶工程、海洋工程、系统工程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
邓三瑞学术造诣精深,知识渊博,讲起课来旁征博引,妙趣横生。他的“教师应当是火花,应当是春风”思想影响至深,他的教学理念广受推崇,1995年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05年被授予哈尔滨工程大学“终身荣誉教授”。
据哈尔滨工程大学官网介绍,作为中国共产党培养的优秀科学家,邓三瑞一生“为船、为海、为国防”,主持、参与了若干船海领域的“共和国第一”,被誉为“中国潜艇之父”。1956年,他参与制定了全国科技十二年发展规划的潜艇规划;1958年,领导主持新中国第一艘试验潜艇的设计与研制;1959年,领导主持我国潜艇首次自行设计的技术设计工作,其后担任我国第一艘核潜艇设计总体顾问,是我国潜艇事业的先行者。
20世纪70年代,邓三瑞转入海军系统工程研究,著有《系统工程与控制导论》等著作;1984年,被联合国聘为海军军备竞赛研究专家组专家,进行全球海军军备竞赛咨询研究,他凭借高超的学识和学术水平,与人合著的《海军军备竞赛》一书1985年由联合国出版,为这项研究做出的贡献受到联合国的赞誉,获得的报酬为哈船院购买大量原版的海军和船舶工业方面的专业书籍,余下的5000美元都悉数交给了学校;20世纪90年代初,他开辟了军用智能水下机器人研究方向,领导主持了我国第一台军用智能水下机器人的研制工作,是我国军用智能水下机器人的开创者。
哈尔滨工程大学坐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1970年,以海军工程系全建制及其他系(部)部分干部教师为基础,在“哈军工”原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六机械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国防科工委,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共建高校。
澎湃新闻记者 蒋子文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胡晨薇]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