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学生该有哪“十个好习惯”?
市教育局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
为深化立德树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落细落小落实,引领和规范学生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市教育局组织专家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拟定了《青岛市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十个好习惯”(征求意见稿)》。现面向全市公开征求《青岛市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十个好习惯”(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和建议。市民可在10月16日之前通过电话:85912275或电子邮箱:qdjyjtw@163.com等方式联系市教育局思政德育处。
“十个好习惯”的制定要求体现六个方面:一是体现时代性。 “好习惯”要以《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小学生守则》等为依据,要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要求,能够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教育理论支撑。
二是体现主体性。 “好习惯”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行为养成可感可知可践行的生活情境,更加重“日常”、重“细节”、重“行为”;不苛求押韵对仗,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是体现全面性。 “好习惯”要将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抓手,立足学校、基于课堂、走进家庭、贴近生活,从学生文明行为习惯、良好学习习惯、健康生活习惯等方面提出具体而详细的建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四是体现创新性。 “好习惯”要结合相应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我市实际,富有创意,有独到的见解。对每个学段学生的行为要求各有侧重,同时关注学段的衔接和行为习惯养成的连续性。
五是具有规范性。 “好习惯”语言文字要符合规范,表述生动流畅,富有感染力。每个类别“好习惯”以10条为宜,每条好习惯原则上不超30字。
六是具有推广性。 “好习惯”要体现时代特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和贴近实际,通俗易懂、简洁明快、易于传播,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观海新闻/青报全媒体 记者 赵黎)
[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陈晓宇]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10/14 08:41 / 青岛日报
西海岸新区龙湾崖社区成功释放存量建设用地约500亩,加速新型产业导入,蝶变为潍柴(青岛)智慧重工智造中心项目。目前,区域内已成功引进配套项目30余个。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