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青岛城阳5000亩“海水稻”迎收获季 袁隆平院士点赞

2020/10/17 08:00

阅读:

原标题:海报直击丨亩产739.7公斤! 青岛城阳5000亩“海水稻”迎来收获季 袁隆平院士点赞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金俐秀 通讯员 王壮然 青岛报道

“稻香秫熟暮秋天,阡陌纵横万亩连”。金秋十月,稻花飘香,袁隆平院士团队在青岛市城阳区上马街道桃源河畔种植的5000亩耐盐碱水稻迎来了收获季。为深化智慧农业引领乡村产业振兴攻势,持续提升海水稻知名度和美誉度,实施精准扶贫和消费扶贫,10月16日上午,青岛市城阳区在上马街道盐碱地稻作改良示范基地举行“海水稻丰收节暨城阳区消费扶贫名优农产品网络展销活动”。

10月有世界粮食日、中国扶贫日等多个与三农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大节日,城阳区举办本次活动,既契合三农的主题,又展示了城阳以盐碱地稻作改良为依托的智慧农业发展成果,助力精准扶贫,可谓是一举多得。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海水稻香赢丰年”,“赢”字表达了袁隆平院士海水稻团队对丰收胜券在握的底气,底气源自实力,源自科技与情怀的双驱加持。在上马盐碱地稻作改良示范基地活动现场,专家们对刚刚收割的水稻进行测产,经过测量、收割、脱粒、称重、去杂、水分测定等多道工序后,测产结果显示基地种植的YC2003耐盐碱水稻产量在542.5公斤每亩,城阳区委书记王波亲自与袁隆平院士现场连线,汇报了海水稻喜获丰收的喜讯,袁院士在得知城阳种植的“超优千号”耐盐水稻亩产达到739.7公斤后,高兴地说:“那很不错”。袁隆平院士还说到:“青岛市城阳区承接的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业中心产业化平台为海水稻产业化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今天除青岛外,同步测产的还有潍坊、温州两地,此前,国内十大基地种植的10万亩海水稻已陆续实现测产,新疆岳普湖、阿克陶、内蒙古杭锦旗、宁夏石嘴山、黑龙江铁力、青海格尔木和山东东营七地已完成测产,亩产再创新高。

根据袁隆平院士对耐盐碱水稻产业化的部署,2020年青岛海水稻团队以“十百千工程”为路径,以“改造全国一亿亩盐碱地,多养活8000万人口”为目标,真抓实干,分解落实,2020年海水稻全国推广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等9省为核心的100万亩海水稻基地、三产融合特色农业产业园区相继启动建设;1000万亩盐碱地改造土地资源储备逐步推进,盐碱地稻作改良、农业数字化产业不断扩大,海水稻生态愈发有活力,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步伐更加坚实,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突破了“藏粮于地”的空间,拓展了“藏粮于技”的储备。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海水稻喜获丰收,是对世界粮食日最美的致敬,也是对袁隆平院士发起的“中华拓荒人”精神最好诠释。

[来源:大众网 编辑:孙宝震]

青岛话题

百人共拉一张网 2025灵山湾拉网节在西海岸新区热闹开场

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青岛王哥庄港东渔码头上演海鲜盛宴 第一网收获超千斤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深度报道

老字号重聚、新业态集结 青岛历史城区刮起“时尚风”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一张信息网 兜牢健康保障底线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