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信网11月3日讯 在金融市场,没有什么"老师"和"股神"是值得相信的,电话营销免费荐股、开直播间辛苦讲课,层层套路下目的不是带领广大投资者赚钱,而是盯上了投资者手里的钱。但归根结底,这套路的源头是用户的个人信息遭到了泄露。
信网记者通过为期两个月的卧底调查,揭开了所谓的免费“荐股”只是一个精心包装的诱饵,等着投资者一步步踏入提前布置好的陷阱。报道的第一篇《热心免费“荐股”图什么?》,引发广泛关注,迅速获得了10万+的点击量,并被数十家媒体转发。
在信息时代和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泄露已成为久治不愈的沉疴。到底是谁这么神通广大,把证券投资者的个人信息泄露出去了,这中间有没有利益链条?本篇报道为大家揭示:《能精准定位的用户数据来自哪里》。
40岁到60岁男性是重点开发对象
6月中旬,为了揭开期货交易“杀猪盘”的内幕,信网记者以电销客服的身份成功入职青岛涵忆如生商贸有限公司,并开始了长达两个多月的卧底调查。
暗访中信网记者了解到,这家“荐股”公司的重点公关对象为各大证券公司的精准客户,通过大数据筛选出一周内用手机打开过证券APP软件,年龄段在40岁-60岁的客户。“公司之所以定位40-60岁年龄段的客户,是因为这部分人群不仅炒股,而且从年龄而言有一定的储蓄,之后投入期货市场的资金也会多。”公司主管对此直言不讳。
经过2天的入职培训,6月22日,信网记者正式入职该公司。在一名马姓主管的带领下分配工位、分配工服后便开始工作了,期间并没有人来要求做入职登记。
信网记者的工位被安排在公司最后一排,两旁坐的是“心心”和“安安”两名同事。信网记者看到,每个客服座席工位上都有一台电脑、一部座机、一副耳机,这就是电销客服平日工作的全部装备。
外呼系统可显示投资者关键信息
“叮铃铃......”早上9点坐在工位上的女客服们就开始给客户致电。心心介绍说,每天上午,公司老板徐某会准时利用个人电脑向14台电销客服电脑中的外呼系统下发240个数据供客服拨打。
而进入外呼系统,需要通过Google Chrome浏览器登录事先存在浏览器快捷方式的一个网站。点击登录键后则进入一个事先输入好电话号码的主页中,通过向该电话号码发送验证码并填写后,即可登录外呼平台。
话术经过多次更改
在了解完外呼系统基本的信息后,信网记者戴上耳机开始尝试给客户打电话。“叮铃铃......”记者发现,在利用电脑软件点击每条数据的通话键后,工位上的电话会在5秒后才自动响起,拨打到这些客户手机上。
“您好,您是××市××证券的用户吗?”
“耽误您一分钟,为提高我们公司的实用度,在未来三个月我公司将面向山东省的十大券商用户提供每周一只的免费金股……”
“我这边是无忧投,每天下午2:30会有黑马股的推荐,可以先加微信了解一下。”
以上的话术,信网记者在电销岗位卧底调查时说了数百遍。在通话中,信网记者发现这份话术虽然并未假冒证券客服,但在接到客服询问是否是××省××市××证券客户时,不少股民们仍然会误认为知道开户信息的客服是证券公司员工,甚至对于免费推荐金股也并不反感。
值得一提的是,信网记者发现在经历过假冒证券公司被调查事件后,这家公司为规避风险,不再拨打报案的证券公司客户的电话,而是使用山东省内其他证券公司客户数据,有的时候甚至还会拨打省外证券公司的数据。
该公司也多次开会更改话术,后来不仅不再冒充证券公司的客服名义,也将“推荐金股、承诺盈利”等字眼更改为“分享金股”,显得格外警惕。
但“换汤不换药”,在电销实际工作中,有的电销客服在客户不询问的情况下,仍会故意误导客户自己为证券公司的客服,并且避而不答自己属于哪家公司。
而有的客服为了达成业绩挣取提成,也会铤而走险,不仅假冒证券公司的客服,并以“荐涨停股”和“保证盈利”来和客户沟通,借机套取客户的个人手机微信号,从而引导至“荐股大师”林正凯的微信上。
掌握了这些信息的电销客服可以很轻松地通过话术让客户误认为是证券公司的客服,在电销客服人员的“荐股”话术下,不少客户会自曝手机号从而进入“荐股”圈套。
青岛涵忆如生商贸有限公司的马主管表示,这些数据价钱昂贵,是公司花了大价钱购买的,下发的数据都是证券APP软件的40岁-60岁的客户,“一个数据的购入价格平均为1.9元。”
信网记者粗略算了一下,公司有14个客服,每人每天需要拨打240个数据,那么该公司每天在数据上的花费上就要近6400元,一个月需投入14万元。高昂的数据费,再加上员工工资,公司的运营成本巨大。
有员工质疑,“如此高昂的成本,公司能赚回来吗?”负责人表示:“推荐股票只是第一步,公司会逐渐引导这些客户进行期货交易,他们炒期货只要交易一笔,我们就有手续费,那公司赚回成本也是很容易的事。”
“您好,需要大数据服务吗?”
信网记者网络上搜索“大数据”关键词,第二天便接到了济南一家叫“山东云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电话。
“您好,需要大数据服务吗?”在电话中,一名男推销人员上来就问。但奇怪的是,信网记者并没有在之前网络搜索中留过任何个人信息,这家大数据公司是怎么知道记者的电话呢?
“您之前应该在网上浏览搜索过大数据,因此得到了您的数据,不过您放心我们客服使用的是外呼软件,不知道您的电话。”该客服解释道。
随后,信网记者以做期货行业居间人的身份信息向该客服咨询数据来源及价格,该客服表示,一条数据价格为3.5元。“可以根据客户需要,搜索网址、APP、固话等关键信息筛选数据,不过股市和期货属于高危行业,需要有相关牌照才能下发数据。如果没有牌照,很容易出事。”
这样的大数据滥用让人不寒而栗。
业内人士认为,大数据时代快速发展是好事,但如果数据被滥用、被泄露,被不合法利用,就难以让用户建立数据信任,最终受损害的,不仅是用户,更是大数据下的各行各业。
信网记者在青岛涵忆如生商贸有限公司卧底调查时,虽然该公司在获取股民信息时,使用外呼系统规避了直接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打了法律擦边球,但其本质上电销客服仍然可以通过外呼系统精准打到股民电话上,这些股民在未同意的情况下,接到荐股骚扰电话,这本身就是一种变相的信息泄露。
对于荐股机构非法获取客户数据信息包行为,山东元鼎律师事务所刘乔乔律师认为是侵害了公民的个人信息。“《侵权责任法》明确规定民事权益包括隐私权。投资人的炒股行为,开户证券公司以及电话号码都属于投资人的隐私权范畴。未经投资人许可,非法获取和利用投资人个人信息的行为,可能构成民事侵权。”
针对此事,信网也联系了青岛市通信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对于市民接到骚扰电话的问题,通信行业建立了专门的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举报处置机制,用户可以拔打12321热线举报,也可以通过12321网络不良和垃圾信息举报中心网站在线举报。此外,用户可以通过运营商客服电话或者营业厅、短信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进行举报。被举报的号码经核实确属骚扰电话的,会被拦截系统进行标注全网内拦截。 信网记者
[来源:信网 编辑:陈晓宇]05/06 15:29 / 青岛晚报
截至5月4日,青岛地铁假期累计客运量达824.21万人次,客流数据背后,不仅是城市脉搏的蓬勃跃动,更承载着千万人次的“畅达幸福”之旅,流淌着这座城市的温度与美好。
04/18 07:26 / 青岛日报
买解压玩具释放工作压力,下单购买虚拟商品获取精神愉悦,求旅游搭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取悦自己,愿意为“情绪价值”埋单。然而,在情绪消费兴起的同时,乱象也不容忽视。
05/15 09:26 / 青岛日报
济南、青岛两大都市圈“积极构建圈内同城发展、济青‘双圈’联动发展、济青郑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整体格局”。这是不久前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的济南青岛都市圈联动发展协同开放会议上作出的部署。
04/25 07:20 / 青岛日报
透过开幕式的精彩画面和推介,“爱达·魔都号”邮轮、奥帆中心《寻梦沧海》演艺等文旅场景,崂山风景区、青岛东方影都等文旅地标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