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缝缝补补又三年" 商家开发特"抗造"手机亏还是赚

2021/01/11 09:36

阅读:

原标题:手机“钉子户”1台手机用5年,库克、雷军都头疼

(记者 吴涛)“看了下新iPhone的价格,我觉得我的手机还能再战两年。”这本来是网友吐槽iPhone价格过高的话,但现实中真有用户是这样干的:1台手机用5年。

手机也有“钉子户”

近来,“手机钉子户”一度冲上热搜。有网友表示,自己还在用5年前的手机。这已经远远超出正常用户更换新手机的周期。

市场调研机构《企鹅智酷》在2020年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从换机周期看,三分之一智能手机用户在两年内完成手机更换。到第四年,90.1%的网民完成了至少一次的换机操作。因此四年基本可以视作当前消费者换机的一个完整周期。

至于为啥不换手机,理由五花八门。“喜欢Home键。”“喜欢原来的LCD屏幕。”“媳妇不换手机,怎么轮得上我。”“换手机要捣腾一大堆图片视频等资料,想想就头疼。”“穷!”

“除了个人特殊喜好,有些手机质量让你没理由去换。”“不卡,够用。”“拍照依然惊艳。”“我也想换,可手机不坏,我能有什么办法?”

历史上哪些手机特“抗造”?

记者注意到,在手机“钉子户”中,有几款手机被网友频频提及。其中包括2015年发售的iPhone 6S。“一代神机,即便用了五年,到现在依旧可以流畅运行。”

网上还有视频显示,iPhone 6S从飞机上掉下来竟幸存,内置摄像头还记录了一切。“换块电池,再战两年。”“看看新款iPhone 12的价格,我的iPhone 6S又香气扑鼻了。”

还有一款是2017年发售的小米6.小米6在性能方面即便放到现在依旧能用,而小米方面对于小米6的系统更新也在持续,这让很多小米6的“钉子户”迟迟不肯换新机。

三星也有一款“钉子户”手机,是在2017年推出的三星S8.“后盖和屏幕都磕裂了,胶带粘起来完全不影响使用。”此外,三星S9、华为Mate9、一加5等机型仍有不少拥趸。手机“钉子户”就藏在这些机型之中。

库克、雷军都曾为此“头疼”

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些手机“钉子户”迟迟不换新手机,那势必影响到新手机的出货量。

据中国信通院最新的数据显示,2020年11月份,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2958.4万部,同比下降15.1%;1-11月,国内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2.81亿部,同比下降21.5%。

虽然手机“钉子户”仅仅是手机出货量下降的一个原因,但不少手机厂商对此也非常“头疼”。最近,小米副总裁常程就发微博为小米11挖走小米6“钉子户”而欢呼雀跃。

之前,小米CEO雷军在小米10发布会谈过手机“钉子户”现象:“不知道还有多少小米6的钉子户。”雷军当时甚至在微博上发起了投票调查,最后大部分网友投票选择不换小米10,而是继续使用小米6。

iPhone也不例外。在“果粉”中有个流传很久的说法,新iPhone发布后,苹果CEO将会将施加“魔法”,让旧iPhone变慢。

在2018年,苹果终于爆发“降速门”事件,当时苹果公布的可以优惠价更换电池的iPhone机型中就包括iPhone 6S。不知这和iPhone 6S太耐用是否有关系。

苹果当时给出的解释是,其推送的一项软件更新,其目的是用来改进峰值负载下的电源管理,以避免iPhone 6、iPhone 6 Plus、iPhone 6S、iPhone 6S Plus 和 iPhone SE意外关机,在这一更新后,某些情况下,iPhone用户可能发现性能变慢了。

所以,手机厂商费尽心思想挖走手机“钉子户”,但这也引发一个新问题,得多么“秀”的手机才能挖走一个手机“钉子户”?只有钉子才能挖走钉子,以后如何挖新钉子又成了难题。

你认可这种说法吗,手里的手机用了几年了?(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孙宝震]

青岛话题

百人共拉一张网 2025灵山湾拉网节在西海岸新区热闹开场

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青岛王哥庄港东渔码头上演海鲜盛宴 第一网收获超千斤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深度报道

老字号重聚、新业态集结 青岛历史城区刮起“时尚风”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一张信息网 兜牢健康保障底线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