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提醒!有这些饮食习惯,当心年纪轻轻就被“中老年癌”缠上!
乙状结肠癌是大肠癌的一种,其好发年龄是40岁以后,50~60岁达到发病高峰。然而,今年才22岁的小丽(化名)不仅被这种中老年高发癌盯上,且发现时已是中期。这么年轻又没有家族史的女孩为何会得大肠癌呢?专家表示,小丽平常抽烟喝酒,晚上还经常出去吃烧烤,患癌很可能跟她的不良饮食习惯有关。另外,大肠癌可防可治,早期发现治疗效果非常好,其中,发病率占50%的低位直肠癌只需通过简单的直肠指诊就可发现异常,因此,大家千万不能因为这项检查略显尴尬而放弃。
22岁女孩 发现中期乙状结肠癌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大肠癌的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近年有向近端(右半结肠)发展的趋势。
一个星期前,22岁的小丽因为腹痛、便血1月余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小丽介绍,刚开始便血时,她以为是痔疮,便不以为意,直到后来伴随较强烈的腹痛,她才有点警惕。
据其主治医生、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杨景哥介绍,给小丽做肠镜提示其患有乙状结肠癌,所幸的是无远处转移。日前,杨景哥给其做了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经自然腔道移除标本(NOSES),腹部没有辅助切口,创伤更小,恢复更快。“之所以采取腹腔镜手术,主要是考虑到患者这么年轻,对美观的要求很高,所以我们只在她肚子上打了几个不到一厘米的小孔,最后经过肛门直肠把肿瘤取出来。如果是做传统手术,起码要四五厘米切口才能取出标本。”杨景哥介绍,年轻人的肿瘤恶性度相对偏高,小丽术后一定要遵医嘱定期复查。
大肠癌发病 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杨景哥介绍,问诊发现,小丽的日常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并不好。由于是做网店的,她的日常生活没有规律,抽烟喝酒,晚上很晚下班后经常去吃烧烤,而这些都是大肠癌的高危因素。“大肠癌的好发年龄是40岁以后,50~60岁是发病高峰,而这个女孩才22岁就已经出现了乙状结肠癌,跟她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据介绍,大肠癌的发生与生活方式、遗传、大肠腺瘤等关系密切,早期可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感不适、消化不良、腹胀等。随着癌肿发展,症状逐渐出现,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腹部包块、肠梗阻等。
直肠指诊非常重要 千万别放弃
杨景哥表示,借助医学检测手段,早期发现大肠癌并不难。而早发现早治疗,大肠癌的根治率很高。但临床发现,很多患者出现便血都不当一回事,有些甚至便血半年了都不去医院检查,以为是痔疮,直到最后出现腹部包块、肠梗阻等严重症状才来就诊,此时往往已是中晚期。
他介绍,中国的大肠癌发病率很高,但中国的大肠癌70%是直肠癌,多于结肠癌,而这70%的直肠癌中,又有70%是低位直肠癌。也就是说,有接近50%的大肠癌是可以通过直肠指诊摸得到的,“所以说,体检中的直肠指诊非常重要。但我发现,虽然每年的体检中有一项外科检查就包含直肠指诊,但很多人因为觉得尴尬就放弃了,这是不对的,这个检查一定不能省。”杨景哥表示,指诊发现问题的,可以进一步做肠镜。
肠镜多久做一次,主要取决于患者的肠道是否存在疾病,或是否存在排便习惯或者性状的异常。如果大便正常,建议40岁以后3~5年查一次即可。如果存在肠道息肉改变,建议至少一年左右需要复查一次肠镜。“但如果有肠癌家族史的,则不应该把第一次肠镜放在40岁以后做,从25岁开始就要做肠镜了。”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秦璐]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