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青岛市政协委员于少华:加强高校“一带一路”人才培养

2021/01/11 20:56 信网

阅读:

信网1月11日讯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大批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需要加强国家间的人文交流,增进各国人民的相互理解。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科技大学教授于少华认为,青岛在注重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还要加强文化领域人才培养,加强高校人文社科领域“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在正在举行的青岛市政协第十三届五次会议上,于少华提出了系列建议。

来源:受访者

定期开展线上、线下交流讲座,加强学术研讨。在后疫情时代可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学生间的线上线下交流,通过面对面研讨与网络会议的方式开展两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教育等领域的讲座论坛,让外国学生充分感受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的同时,也让中国学生对异国文化、政治与经济有充分了解,从而使两国学生在交流中增进理解、加深友谊。

根据各种不同类型情况,开展国际化教育项目。借鉴相应实践经验,发挥优势教育能力,鼓励国内有资质、有条件的院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设分支机构,不断探索新的办学、合作、培养模式,开展国际化教育项目,培养出一批既懂得双边国情,又掌握技术技能的领军人才。

融合国际资源,加强校企等多方合作。国际化人才既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也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人文社科领域人才实践能力的培育尤为重要。院校和企业应当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两条路径,融合优势资源,加深合作。除高校、企业外,政府、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也应积极参与,多方联合培养方面,即汇聚丰富资源培养国际化人才。

设立“一带一路”青年交流发展基金,加强中国与丝路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青年交流发展基金由沿线国家共同承担,各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均可申请,并设立专家组评审,主要用于鼓励和支持短期青年交流项目以及相关学术研究项目。信网记者 张孝鹏

[来源:信网 编辑:于轩]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
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青岛话题

青岛30路公交车创新服务获赞 计划将投影内容与台东特色融合

07/10 08:36 / 青岛晚报

通过安装车载投影灯,以科技手段守护乘客夜间出行安全,后期将以灯光为载体,将台东商圈的旅游攻略、美食地图与城市文化融入车厢,打造“公交+文旅”的全新体验。

青岛调整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申请条件 首批两处房源可选择

06/30 08:48 / 青岛晚报

政策调整后申请条件将大大放宽。单身申购保障性住房的,住房面积须在35.3平方米以下,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四口之家的申购限制分别为70.6平方米、105.9平方米、141.2平方米,可以说是涵盖了大多数工薪收入家庭。

深度报道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有了“放心消费地图” 消费维权更便捷

07/09 08:32 / 人民日报

下一步,青岛将加大放心消费示范标杆培育力度,持续营造“政府有力、商家有信、消费放心”的消费环境。

全国避暑旅游路线发布 崂山风景区、即墨古城上榜

07/04 07:21 / 观海新闻

此次发布的全国暑期避暑旅游路线涉及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余个市,其中崂山风景区、即墨古城入选山东省的“阅揽山海·舒爽胶东”避暑旅游线路。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