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青岛市政协委员赵峡: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

2021/01/12 15:22 信网

阅读:

信网1月12日讯 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斗中,以“三药三方”为代表的中医药在重症治疗、患者康复、阻止轻症转重症、提高治愈率和降低病亡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侧面显示了中医药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方面的独特优势。但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对中医药“治未病”核心理念的理解不深,对中医药在防治重大疾病和康复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未能转化为自觉的健康行动等问题。为此,在今年两会青岛市政协委员,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峡建议加强青岛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发展。

青岛市政协委员,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峡( 来源:政协委员)

面向广大市民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医药文化宣传和普及活动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加强中医药文化核心理念和独特优势的宣传,大力普及中医药预防保健、健康养生和康复理疗等知识,特别是推广针灸、推拿、拔罐、刮痧、艾灸、穴位按摩、太极拳和健身气功等具有“简、便、廉、验”特色的中医适宜技术和非药物疗法,营造青岛市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让更多市民特别是农村落后地区的老百姓,能够加强“察疾于微末,防患于未然”和“天人合一、阴阳平衡、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等中医理念的认识,自觉克服日常生活中久坐不动、过度劳累、吃饭过饱、熬夜晚睡等背离中医理念的不良习惯,保持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强对大中小学生的中医药文化教育

鼓励青岛市各高等院校面向大学生开设中医药文化通识课,建立中医药社团,开展中医药知识竞赛等活动,强化中医药文化教育。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我市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组建中医药文化科普队伍定期到中小学开展活动,让祖国的未来从小接受中医药文化的熏陶,培养对中医药的兴趣和热爱。

强中医药文化体验基地和场馆建设

加强青岛市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鼓励多渠道开设中医保健机构。加强中医药文化与旅游和养老产业的紧密结合,如鼓励大酒店和餐饮行业设立中医药膳房,休闲产业在规范化培训后开设中医理疗,突出非药物方法的运用和体验,规范化发展中医药特色养老机构等。让不久的将来人们一提到青岛就能想起纯正的中医特色养生和保健项目,打造青岛旅游和养生产业的新名片。

加强中医药文化向国际传播

积极推进青岛市高等院校、医疗机构和企业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中医药国际合作与交流。鼓励在青高校留学生选修中医药课程和开展中医药研究,积极接收海外人员来青研修,推动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积极吸引韩国、日本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客人来青岛体验中医适宜技术、中医传统疗法等特色旅游和养生项目。充分利用我市举办医药和健康相关国际会议和大型展览等活动机会,设立中医药体验区,积极推介和宣传中医药特色项目,在世界舞台上展示我市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和影响。

信网记者 顾青青

[来源:信网 编辑:孙宝震]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
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青岛话题

百人共拉一张网 2025灵山湾拉网节在西海岸新区热闹开场

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青岛王哥庄港东渔码头上演海鲜盛宴 第一网收获超千斤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深度报道

老字号重聚、新业态集结 青岛历史城区刮起“时尚风”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一张信息网 兜牢健康保障底线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