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青岛市人大代表聂玉娟:加强对物业使用业主信息监管

2021/01/12 15:56 信网

阅读:

信网1月12日讯 小区大门加装门禁和人脸识别系统,避免外来闲杂人员随意进入小区,这原本是加强住宅小区安全防护的好事。可这些被物业收集的业主个人信息能否被保护好?这成了市民关注的新问题。在2021年的青岛两会上,青岛市人大代表、胶州中心医院护理部主管护师聂玉娟就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来源:聂玉娟

“特别是在疫情防控的情况下,不少小区都说是为了加强防控才要加装门禁的,也借此收集了业主的多项个人信息。可收集个人信息这种事情单凭物业的一纸通知,大家就都要遵守吗?”聂玉娟通过一些小区业主了解到,很多时候物业并没有征集大家的意见,只是在张贴了纸质通知后就要求业主带好手机、身份证、户口本、房产证等材料到物业登记;如果业主不同意登记,则会被小区保安限制进出。

严控人员进出是好事,可强制推行的方式触碰了被采集者的敏感神经,而信息的不透明、不对称更加剧了人们对信息泄露的担忧。“个人信息被录入了物业的电脑系统,这些信息将会被如何管理、如何保护和如何合理使用,大家都不得而知。还有一些住宅小区采集了业主信息后,却没有严格执行门禁管理,还是会出现允许外来人员进入或者尾随其他业主进入小区的情况。”聂玉娟认为,2020年10月实施的新版《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在收集个人信息方面有了新的明确规定,要求在收集人脸、指纹等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前,应单独向个人信息主体告知收集、使用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以及存储时间等规则,并征得个人信息主体的同意,“这是政府为加强个人信息保护释放的一个强烈信号。”

基于此,聂玉娟认为物业公司的上级主管单位充分履行管理职能,对物业公司的日常行为进行监管。物业公司也应将日常财务收支情况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公示,在购置涉及小区公共安全的电子设备时,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且随机抽取业主代表参与竞标全过程,尊重广大业主的意愿。如果物业确有需要收集业主个人信息前,必须提前出具相关的上级文件、通知,通过签订书面协议写明信息使用范围和目的,证明采集信息的必要性,最终获得个人信息主体的授权同意。收集后,应定期向广大业主公开已收集的业主个人信息的安全保障措施和日常管理情况。同时,业主有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提供或不提供个人信息的自由,在业主明确拒绝提供个人信息时,物业也不能以此限制本小区业主的出入或强制业主办理升级人脸识别门禁。 信网首席记者 于晓

[来源:信网 编辑:胡晨薇]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
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青岛话题

青岛30路公交车创新服务获赞 计划将投影内容与台东特色融合

07/10 08:36 / 青岛晚报

通过安装车载投影灯,以科技手段守护乘客夜间出行安全,后期将以灯光为载体,将台东商圈的旅游攻略、美食地图与城市文化融入车厢,打造“公交+文旅”的全新体验。

青岛调整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申请条件 首批两处房源可选择

06/30 08:48 / 青岛晚报

政策调整后申请条件将大大放宽。单身申购保障性住房的,住房面积须在35.3平方米以下,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四口之家的申购限制分别为70.6平方米、105.9平方米、141.2平方米,可以说是涵盖了大多数工薪收入家庭。

深度报道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有了“放心消费地图” 消费维权更便捷

07/09 08:32 / 人民日报

下一步,青岛将加大放心消费示范标杆培育力度,持续营造“政府有力、商家有信、消费放心”的消费环境。

全国避暑旅游路线发布 崂山风景区、即墨古城上榜

07/04 07:21 / 观海新闻

此次发布的全国暑期避暑旅游路线涉及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余个市,其中崂山风景区、即墨古城入选山东省的“阅揽山海·舒爽胶东”避暑旅游线路。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