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董家口港口岸启用 西海岸新区迈入“双港口口岸”时代

2021/01/14 15:46 信网

阅读:

信网1月14日讯 日前,山东港口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的“智慧管家”上线。这个“管家”能通过数据建模,真实展现码头场景,实时感知干散货码头大型机械、货垛、人员等最新状态,并进行智能作业。这是全国首创的干散货码头智能管控平台。

智能管控平台中控室外不远处,就是目前世界最大的40万吨矿石码头。它像一个能源心脏,将来自世界各地的矿石,送抵国内的天涯海角。寒冬时节,走进青岛西海岸新区,只见这里一片繁忙景象:自2014年6月获批国家级新区以来,西海岸新区依港而生、因港而兴,坐拥山东港口前湾港、董家口港两个亿吨级深水大港,联通全球180多个国家、700多个港口。

设施不断升级完善 建设一流口岸环境

口岸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人员和经贸往来的桥梁,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口岸开放涉及面广,需逐级层层申报意见,程序复杂、周期较长。

2020年7月,青岛董家口港口岸正式对外开放启用,面向国际航行船舶开放。由此,西海岸新区两大港口口岸均实现对外开放,标志着青岛西海岸新区进入国内为数不多的“双港口口岸”城市行列。董家口港口岸的对外开放启用,对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助推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建设,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和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大意义。

为建设安全、畅通、便捷、高效的一流口岸环境,按照国家关于口岸查验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相关部门与山东港口青岛港通力协作,口岸查验基础设施与港口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并不断进行升级完善。

目前,在董家口港区航运中心配套建设了进口商品检验检疫实验室,建设了配有直升机停机坪、露天清洗池、晾晒场地的海上溢油应急设备库,建有国际先进的VTS(船舶交通服务)系统等设施,实施口岸现场全封闭管理,为董家口港口岸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规划建设泊位122个 释放码头设施产能

董家口港区隶属于山东港口青岛港,规划建设泊位122个,年通过能力5.3亿吨,是山东港口一次性规划陆域最大、泊位最多的综合性港区,就港口规模来看,相当于再造一个“青岛港”。

据统计,董家口港区年吞吐量已连续三年超1亿吨。2019年,董家口港区靠泊船舶4012艘次,完成吞吐量1.5812亿吨,其中外贸运量9054万吨,打造了全球综合效率最快、配套功能最全、全程服务最优的大船接卸品牌,成为40万吨大矿船靠泊中国的首选港、首靠港。

董家口港口岸正式对外开放后,煤炭等大宗散货将可由此直接进出,仅煤炭进口一项一年就可为董家口经济区内企业节省物流成本过亿元,对于构建集航运、贸易、金融、装卸、储存、运输等各要素为一体的产业链生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落实创新改革措施 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驻董家口港口岸各查验单位组建后,克服人员少、工作量大的困难,迅速落实创新改革举措,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不断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

其中,董家口港海关全面推广“双随机、一公开”制度,推行船舶进出境业务无纸化,实现船舶进出境通关“最多跑一次”,对进口铁矿、锰矿、铬矿等大宗散货实施“先放后检”监管模式。董家口海事局通过全面提升通航管理水平、应急处置能力和强化船舶现场监管力度等措施,保障口岸临时开放期间船舶安全靠离泊。董家口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大力推行“互联网+边检服务”战略,实行“网上办、预约办、分批办、现场办、电话办”“五办”服务模式,极大提升了服务效能。

董家口港口岸正式对外开放后,董家口港区、前湾港区依托各自优势,逐步实现两大港区的互为补充、协同联动、功能释放,不断促进规模型、基地型、外向型、临港型产业的快速集聚,真正承担起了青岛港转型升级,向第四代大港跨越的历史重任。

信网记者 赵宝辉

[来源:信网 编辑:陈烛光]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
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青岛话题

百人共拉一张网 2025灵山湾拉网节在西海岸新区热闹开场

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青岛王哥庄港东渔码头上演海鲜盛宴 第一网收获超千斤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深度报道

青岛通过城市更新 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品质提升

10/14 08:41 / 青岛日报

西海岸新区龙湾崖社区成功释放存量建设用地约500亩,加速新型产业导入,蝶变为潍柴(青岛)智慧重工智造中心项目。目前,区域内已成功引进配套项目30余个。

老字号重聚、新业态集结 青岛历史城区刮起“时尚风”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