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市北深入拓展非遗项目资源 以时尚之“翼”融入居民生活

2021/02/19 13:54 信网

阅读:

信网2月19日讯 去年以来,市北区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深入拓展非遗项目资源,借助时尚活动及传播方式,为非遗资源赋予时尚元素,活化非遗利用方式,拓展非遗项目普及渠道,助力非遗项目传承推广,让市民在家门口就玩转非遗项目,共享非遗成果。

来源:市北区委宣传部

拓展非遗项目资源,壮大非遗产业队伍

去年组织开展第五批省级非遗项目以及第七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申报,太极梅花螳螂拳、陈氏锔艺现已进入第五批省级非遗项目名录公示阶段;软弓胡音乐、“刘派”西河大鼓、七星螳螂拳、大明指画、齐绣、药香制作技艺、摩崖毡拓技艺、青岛葛家扒鸡制作技艺、青岛绳编、罗氏徒手美容术、正月十一祭祀后稷庙会11个项目入选市北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全区已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省级非遗项目4项,市级非遗项目11项,区级非遗项目37项,为非遗项目传承推广打下了基础。

来源:市北区委宣传部

搭建时尚活动平台,推广非遗传承

开展2020年市北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第二批区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授牌仪式暨优秀非遗项目直播云展示,参与青岛市“荟生活悦文化”时尚文化市集、“我们的节日·端午”暨市北区“午间60分·文化初体验”活动、青岛文化惠民“传承与共享”非遗创意大集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及青岛市“好客山东时尚青岛”优秀非遗项目展演等50余场活动,组织太极梅花螳螂拳、九嶷派斫琴法等优秀非遗项目以及青岛糖球制作、手工花灯制作等技艺传承人积极参与,通过线上线下互动,积极推广非遗项目现场展演,为广大市民精心筹划了丰盛精美的非遗饕餮大餐,共享非遗发展成果。

来源:市北区委宣传部

助力非遗项目“出圈”,焕发时代价值

受疫情影响,市北区探索非遗普及新方式,将非遗搬上融媒体、网络“云端”,借助青岛电视台、抖音、微信淘客播等传统媒体和时尚线上网络平台渠道,举办非遗普及和“云上”课堂,让传统非遗深入大众生活,焕发时代价值。高家糖球等多个非遗项目通过青岛电视台开设非遗传承讲座。围绕市北文化live-艺术云课堂、“艺海弘文·云课堂”项目开展“非遗+直播”文化惠民服务40余场次,在线观看人数高达100余万人次,为辖区朋友订制了一场集八段锦、茶艺、书陶艺、香薰、健康养生、少儿中医等非遗文化的网上视听讲学盛宴,大大提高了非遗项目普及率。

来源:市北区委宣传部

拓展非遗群众阵地,玩转非遗项目

变换非遗普及方式,增加时尚元素,开展“午间60分·文化初体验”非遗进楼宇活动。活动现场开展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分享,增加特色手工品制作,让白领阶层在工作之余,在时尚中“玩转”非遗,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特色;开展3000余节“悦动市北”进社区公益课程,让居民在家门口社区文化中心享受到非遗艺术普及公益课程;组织“文化进网格,关爱你我他”市北区非遗项目进社区义诊活动,为一线防控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讲解了日常慢性病病理、介绍了康复理疗手法知识并对一线工作人员进行了义诊和推拿按摩。

通讯员 郝玉君 王恩全 信网记者 杜杲燃

[来源:信网 编辑:陈烛光]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
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青岛话题

百人共拉一张网 2025灵山湾拉网节在西海岸新区热闹开场

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青岛王哥庄港东渔码头上演海鲜盛宴 第一网收获超千斤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深度报道

老字号重聚、新业态集结 青岛历史城区刮起“时尚风”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一张信息网 兜牢健康保障底线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