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信网3月12日讯 十余年来,在财政、教育等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努力下,青岛市学生资助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完善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有力的财政后盾支持、全方位的精准资助方案、全覆盖的资助信息管理系统、形式多样的资助育人感恩教育,保障青岛市学生资助工作健康、持续、稳步发展,资助成效显著,实现了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
教育资助全学段覆盖 免除求学后顾之忧
在学前教育阶段,全市免除了残疾幼儿、孤儿、建档立卡幼儿的保教费;对全市经区(市)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普惠性幼儿园 3-5 岁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发放政府助学金。
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学杂费、免费配发教科书和作业本;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每年500元至100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
普通高中免除公办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城市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学杂费,并对全日制在籍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
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所有在校生全部免除学费,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按照当地同类型同专业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收费标准免除学费;对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每生每年2000元;奖励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二年级及以上在校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
资助体系更完善 “绿色通道”等保障高校学生求学
在高等教育阶段,已建立以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为主体,校内奖助学金、勤工助学、伙食补贴、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多种资助方式为补充,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的小张同学是来自菏泽市曹县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入学那年,小张成功在当地申请了8000元的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顺利进入到高校学习。入学以后,班主任老师了解到他的家庭情况,主动告知他可以申请学费减免和国家助学金政策。入学3年来,小张共减免了学费15000元,因为是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每年还可以申请最高档国家助学金,三年下来累计享受了13000元的国家助学金。
资助育人下功夫 帮经济困难学生梦想成真
目前,青岛市学生资助工作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所有学段全覆盖、所有学校(包括公办与民办)全覆盖、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从制度上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2020年,各级财政累计投入4.5亿元,通过“奖、助、贷、免、补”等形式,切实减轻了经济困难家庭的经济负担,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青岛市还注重在资助育人上下功夫。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构筑资助育人机制,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两项能力”培养教育,加强励志教育、诚信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三项教育”,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帮助他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机会。 信网首席记者 于晓
[来源:信网 编辑:秦璐]07/29 09:00 / 青岛日报
曾经,国棉六厂内纺织车间机器轰鸣;如今,这里创意浪潮澎湃翻涌。在这里,历史与未来共鸣,文化与创意共舞,一座城市文化新地标正蓄势待发。
07/21 08:35 / 青岛早报
业内专家表示,集中供冷节能和管理效率更高,适合大规模、长周期使用,其高效节能等诸多优点,有利于绿色城市建设。
08/01 07:44 / 人民日报
多地网友反映,一些家长早上把放暑假的孩子送到图书馆,中午给孩子点一份外卖,下班后再来接。一些年龄小的孩子因缺乏看管,喧哗吵闹,相互追逐,影响了图书馆的正常秩序。
07/23 08:05 / 经济日报
结合学习教育,针对涉企行政检查中存在的多头检查、随意检查、过度检查等问题,青岛市研究制定出台《青岛市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若干措施》,提出了明确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探索开展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等16项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