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青岛九中自主招生增加100人 还将组建“强基实验班”

2021/04/01 20:56 信网

阅读:

信网4月1日讯  优质的师资队伍、特色鲜明的课程建设、多元优质的教学资源以及精细严格的管理质量,青岛九中凭此获得岛城学生和家长的青睐,一直以来也是中考的热门学校之一。4月1日上午,在青岛市教育局组织的普通高中招生政策解读通气会上,青岛九中副校长张小青就考生和家长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释。信网(热线0532-80889431)了解到,青岛九中今年的自主招生考试有招收人数、录取方式等方面有有明显变化,学校还将在自招生中组建“强基实验班”。

自招录取有三大变化  还将单独组建“强基实验班”

据了解,青岛九中2021年自主招生计划招收6个班300人,比2020年增加了2个班100人,录取学生均单独编班。青岛九中张小青副校长介绍,自主招生数量的增加为岛城初中毕业生提供了通过自招考入青岛九中的机会,且只在市内四区、高新区招生,降低了考录难度。青岛九中对自招班学生的培养卓有成效,重视学生的学科素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同济大学“苗圃计划”课题研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品质。

除了自招人数增加,今年青岛九中的自招成绩在录取时也不再“清零”,而是采用根据“中考分时+自招成绩×10%”计算综合总分,照顾到了考生笔试面试成绩,体现了自招的分量。

除了以上两点变化,青岛九中今年在自招生中单独组建的“强基实验班”也受到许多学生和家长的关注。“‘强基实验班’一方面是响应国家需求,为服务‘强基计划’重大人才战略打好基础,另一方面也是为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新路。目前学校正在研究制定《推进强基实验项目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加强‘强基实验班’目标任务、教学条件、培养模式等的研究,为办好‘强基实验班’打下基础。”张小青副校长介绍,单独组建的“强基实验班”将发挥青岛九中的师资、教学、资源优势,建立先进、科学的教学机制,在化学、数学、物理学科上加大培优力度,为学生考取“双一流”大学,及早对接高校“强基计划”提供资源、平台支持。

两种特色班“一个志愿两次录取”  德语班还可申请国外大学

青岛九中2021年计划招生18个班,除了自主招生6个班外,还有特色班、中加班、中美班以及艺体特长生、足球后备人才等招生计划,其中“人工智能实验班”和“外语课改班”两个特色班的招生情况也一直是考生和家长关注的重点。

“人工智能实验班”是九中的特色班之一。单独划线录取,单独编班。“这个班级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提升学生理工科学素养,在数学、物理学科方面加大培养力度。借助同济大学‘苗圃计划’协议,为学生提供课题研究、研究性学习实践平台。”张小青介绍,学生若入选“苗圃计划”,将在同济大学教授指导下开展课题研究,听自己感兴趣的课、做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为创新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外语课程改革班”也是九中的特色班之一,但这一班级并非所谓的文科倾向班级,大多数学生理科素养优异,外语能力突出。学生曾获得中国化学奥赛全国金牌、中国物理奥赛铜牌等奖项。“课改班”注重拓展外语教学内容,开展听、说、读、写活动,变革课堂教学授课模式,充分利用PAD智慧教学和线上答疑功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发掘学生潜质。

报考青岛九中“人工智能实验班”和“外语课改班”志愿未被录取的考生,该志愿等同于青岛九中普通班志愿,继续参加普通班录取。

除此之外,青岛九中还有“中德工程德语班”(简称“德语班”),这是青岛九中利用同济大学德语课程资源,依据创新人才培养要求举办的特色班。入学后在自愿、兴趣、志向三个条件下,选拔爱好德语、喜欢工程课程的学生加以组建。张小青副校长介绍说,“德语班”的德语课每周10课时、英语课4课时,高考外语语种为德语,可参加普通高考报考国内普通高校;也可在规定条件下凭借高考成绩申请德国大学。  信网首席记者  于晓

[来源:信网 编辑:孙宝震]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
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青岛话题

百人共拉一张网 2025灵山湾拉网节在西海岸新区热闹开场

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青岛王哥庄港东渔码头上演海鲜盛宴 第一网收获超千斤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深度报道

老字号重聚、新业态集结 青岛历史城区刮起“时尚风”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一张信息网 兜牢健康保障底线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