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信网4月1日讯 2020年12月25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文旅产业发〔2020〕97号),青岛市成功入围首批15个国家级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
2016年6月,青岛市被列为第一批第一次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自2018年起,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连续三年以市办实事的形式高质量开展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促进活动,进一步激发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潜力,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充分发挥文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18年,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共签约138家合作企业和商户,上架文化消费类产品9735项,23.66万人参与领取补贴、进行文化消费。分批次发放34轮文惠消费电子通用券,合计发放文化惠民补贴2000万元;2019年,共签约260家合作企业和商户,上架文化消费类产品15248项,88.91万人次参与实名认证注册。分批次发放23轮文惠消费电子通用券、定向券和文惠消费电子卡,合计发放文化惠民补贴2318.395万元;2020年,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根据国家、省、市的统一部署与要求,市文化和旅游局创新开展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促进活动,实现省、市、区(市)、企业四级联动惠民,共筹集文化和旅游消费专项补贴资金106518.51万元,214.27万城乡居民参与活动领取补贴,97.76万人次使用补贴3710.72万元,直接带动文化和旅游消费19248.9万元,直接实现经济效益达到56127.42万元,市级财政补贴资金直接拉动比达到1:18.71.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金”的作用。
下一步,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发挥财政专项资金杠杆作用,扎实推进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促进活动。一是强化平台思维,利用青岛市文化消费公共服务平台,与全国性媒体单位对接,与金融机构等社会力量合作,省、市、区(市)三级联动,统一部署发放多种惠民补贴,实现“省+市+区(市)+签约企业+金融机构+OTA电商平台”惠民补贴错峰发放、统筹管理,增强文旅消费活动的便捷性;二是通过大数据信息全量采集管理,实现补贴资金的有效监管和精准使用;三是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加快胶东经济圈惠民一体化,扩大惠民“朋友圈”,在参与企业和市民的数量上争取实现新突破,最大限度激发我市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有效带动夜间消费、淡季消费,擦亮文旅惠民品牌,引导文旅消费成为市民生活新时尚。
信网记者 赵宝辉
[来源:信网 编辑:于轩]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