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预报准确率78%,高于国内外现行模式!青岛建立近岸海雾集成预报模型
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中心利用2014—2017年青岛小麦岛海洋站观测资料, 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建立了青岛市区近岸海雾集成预报模型, 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海洋科学》上。
该预报模型首先采用多种机器学习方法建立多个青岛市区近岸海雾集成预报模型,再对预报因子进行优选, 获得最终集成预报模型。结果表明: 采用能见度、风向、风速、气压、露点、气温、海温、气温露点差、气海温差、相对湿度、云量、气温24h变温等12个预报因子建立的海雾集成预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为海雾预报提供了新的方法。
海雾生消机制非常复杂, 目前国内外气象部门业务运行中的不同预报方法,其预报准确率约66%,远远不能满足社会服务的需求。而青岛市区近岸海雾集成预报模型对2018年青岛海雾预报的正确率约78%, 在预报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上均有一定的提升,对于海雾预报业务工作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海雾是指在海洋的影响下,在海上、岛屿或沿海地区形成的雾,我国沿海自南向北均有海雾发生。其中,黄海是我国海雾发生范围最广、频率最高的海域。青岛位于黄海西部,是受黄海海雾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海雾对青岛市的公众社会活动、海上交通运输、海上活动等均有重要影响。
据了解,不同海域海雾的生成条件不同,因此,该预报方法推广使用到其他海域仍需要重新建立模型。此外,对于青岛冬季海雾的生成机制研究和预报精度的进一步提高,将是今后研究的难点和重点。(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勋祥)
[来源:观海新闻 编辑:陈烛光]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07:17 / 青岛日报
“头戴盛锡福,脚踏新盛泰,身穿谦祥益,手戴亨得利,看戏上中和,洗澡天德堂,吃饭春和楼,看病宏仁堂。”在这句老青岛人耳熟能详的顺口溜中,可以窥见中山路昔日的繁华商业面貌和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10/14 08:41 / 青岛日报
西海岸新区龙湾崖社区成功释放存量建设用地约500亩,加速新型产业导入,蝶变为潍柴(青岛)智慧重工智造中心项目。目前,区域内已成功引进配套项目3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