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信网4月6日讯 3月14日,市民李女士在美团上下单了部分蔬菜及肉蛋商品,但前后两次下单数量一致的蔬菜及肉蛋商品价格却相差十几元。李女士百思不得其解。信网(0532-80889431)联系至美团,对方表示,会将信息反馈至后台作进一步处理。
今年3月14日,市民李女士于美团客户端菜大全端口下单了由浮山所市场店负责发货的蔬菜及肉类等商品,结算金额为65元。就在准备下单时,李女士误触点击到了返回键。等再次进入到付款端口时,结算金额却成了78.08元,前后相差13.08元。顿时,李女士心生疑问:两次商品数量都没有变动,前后时间也就相差几分钟,怎么价格却增加了13.08元呢?
李女士了解到之前曾曝光过美团大数据杀熟一事,认为自己也遭到美团割韭菜。为弄清真相,她多次联系美团,对方的解释令李女士无法理解。“当时不承认大数据杀熟,说可能为系统计算导致。既然可能,那就没有其它可能性吗?”
为进一步了解情况,记者使用了分别不同的两部手机及美团账号对此事进行验证。记者对同等数量的商品进行两次下单后发现,首次下单结算金额为82.69元,第二次却变成了88.69元,前后相差6元。
(来源:信网)
随后记者联系至美团网客服,对方工作人员表示,建议李女士将结算金额对比截图提交到美团,后台人员会进一步处理。
说到这里,李女士有点沮丧,“我当时是误触返回到的首页,哪想会截图保留,再说谁会意识到后面会发生这种事情。”在说明情况后,美团方面称会让后台人员通过系统操作调出证据,再出具处理方案。
相同的下单地址,相同的购买数量,最后的结算价格却不同。该行为是否构成大数据杀熟呢?为此山东华驰律师事务所的唐宗明律师表示,早在今年2月7日,国家有关部门就出台了《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明确对大数据杀熟等行为进行约束和限制。“若美团属实进行大数据杀熟,将涉嫌价格欺诈。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将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对于李女士未及时截图会不会影响维权,唐律师称可以采用多样化的举证方式,比如说采用不同的手机、不同的号码来分别试一下,看看是不是存在大数据杀熟现象。
“建议李女士通过已得的证据及时向有关监管部门投诉,或通过协商、司法途径解决此事。”唐律师说道。 记者也将继续对此事追踪报道。
信网记者 赵宝辉
[来源:信网 编辑:于轩]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