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山东“十四五”水利规划:6类重点项目建设投资2143亿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9月1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山东省“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进行解读。省水利厅厅长刘中会介绍,到2025年,山东省将初步建成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山东特色水安全保障体系。
《规划》明确了约束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到2025年,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289.22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5%,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51.县域节水型社会建成率达到90%,新增水库库容12亿立方米,新增供水能力10亿立方米,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7.5%,城乡供水一体化率达到70%,堤防达标率达到77%以上,现有存量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率100%,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计划完成率100%,水土保持率达到85%以上,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完成国家分解任务,重点河湖基本生态流量(水量)达标率达到90%以上。同时,“十四五”期间,山东省将规划实施南水北调东线后续工程市县配套、供水保障、防洪提升、水生态保护修复、数字水利、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六类重点水利项目共1088项,项目匡算总投资3855亿元,其中“十四五”期间完成投资2143亿元。
“十三五”期间,围绕“根治水患、防治干旱”目标,山东省累计完成水利投资超过2000亿元,水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升。“但受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影响,山东省严重水患与严重干旱并存,资源性缺水与工程性缺水并存。”省发展改革委总工程师孙涛坦言,比如洪水风险依然是山东省严重隐患,省级骨干水网尚未实现全省覆盖,局部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依然突出,部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超出当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十四五”时期,是山东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围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水利部门将通过建设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施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挖掘弘扬传承黄河等优秀水文化四个方面重点任务贡献水利力量。”省水利厅发展规划处处长刘建基介绍,山东省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以黄河三角洲湿地为主的河口生态保护区,促进黄河下游河道生态功能提升和入海口生态环境改善;探索建立黄河水资源弹性调度利用机制,大力发展农业节水产业和技术,实施淄博马扎子、东营王庄等11座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确保有限的黄河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以黄河干流、蓄滞洪区、支流河道为架构,加快实施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强化综合性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水旱灾害综合防治能力。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山东省将进一步加强重点水源工程,实施岩马水库等37座大中型水库增容工程,加快老岚水库工程建设,论证实施一批新建水库工程,建设砖舍拦河闸等89处河道拦蓄工程。同时,按照国家部署,推动南水北调东线后续工程论证实施,优化山东境内干线工程布局,适时开展省内配套工程规划建设。以区域内自然河湖水系为基础,加强区域水网互连互通,论证实施济南东部四库连通等24项区域水网工程;加强与省级骨干水网的连通,构建完善省市县三级水网工程体系,以区外水补区内水,以丰年水补枯年水,以余区水补缺区水。(方垒)(完)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胡晨薇]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