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守卫胶东机场关口,青岛这支核酸采样“小分队”已完成20万人次核酸采样
“妈妈,你可回来了,都等了你一天了!”9月13日傍晚,记者拨通胶北镇卫生院护士栾琦电话时,手机里传来了孩子稚嫩的声音。刚刚迈进家门的栾琦顾不上喝口水,就要忙着安抚孩子的情绪。
她是名“90后”,也是3个孩子的妈妈,老大是闺女,今年刚满5周岁,双胞胎儿子才只有1岁10个月,正是需要妈妈陪伴的年龄,她却总是难得守在孩子们身边。自今年8月中旬开始,栾琦与医院其他6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核酸采样“小分队”因为服务于胶东机场,都忙碌了起来。
每天不到7点出门,晚上最早6点回家,除了中午半个多小时吃饭时间,她和同事们基本都在工作。丈夫常年在外出差,孩子在日间只能交由公公婆婆照看,采访时她笑称自己“真是又当爹又当妈!”但是却没有丝毫抱怨:“这是我们的职责,必须好好干!”
胶州市胶北镇卫生院院前急救主任薛寒是这支“小分队”里的唯一一名医生,同时也是大家的“专职司机”,他从8月12日参与胶东机场核酸采样以来的1个多月时间里,一天都没有休息。
7个人的队伍分成3个小组,其中6人负责6个核酸采样点的采样,涵盖山东航空机务楼、A3地块综合办公楼、机场航站楼、边检区域等采样点,薛寒的一项任务是开车接送同事从一个采样点到另一个采样点,一天下来车子要跑上百公里。
“负责采样的同事很辛苦,他们每天穿着防护服进行核酸采样,几个小时下来,就变成了‘水人’;为了不上厕所,不耽误工作,他们干脆少喝水,只有中午吃饭时稍微喝上几口……”薛寒说。
薛寒只有35岁,但已经是这帮采样人员当中的“老大哥”,采访时,他特意给记者列出了每个人的故事,希望这些抗疫一线“最可爱的人”都能“露露脸”:“周欢是医院里唯一的男护士,一直奋斗在抗疫一线,全民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应检尽检都全程参与;杨春萌同样如此,疫苗集中接种阶段她经常加班到凌晨;金兆琳、韩晓彤都负责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每天采样结束,还要回医院整理查体材料,准备第二天的物资;毕晓凡是今年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到岗后直接到机场参与核酸采样,工作有干劲、充满正能量。”
空港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关口。据悉,自胶东国际机场启用以来,胶北镇卫生院、胶莱镇中心卫生院和胶东街道办事处中心卫生院医护人员组成的核酸采样队伍已经完成了20余万人次的核酸采样和检测。
而机场的忙碌,只是岛城防疫一线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共有76家核酸检测机构,核酸采样点常态化开放166个,日检测能力达37.5万人份。核酸采样点上的医护人员、工作人员每天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挥洒着汗水,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平安。(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
[来源:观海新闻 编辑:戴慧慧]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