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世界镇痛日:身体疼痛不能忍 规范治疗是根本

2021/10/11 21:31 信网

阅读:

信网10月11日讯 (记者 丛黎 通讯员 李均雁)每年的10月11日为“世界镇痛日”,我国将世界镇痛日所在的一周定为“中国镇痛周”。海慈医疗集团麻醉手术科张彦平主任介绍,疼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碰见的,如刺痛、灼痛、跳痛、钝痛或绞痛。疼痛可以引起逃避、诉痛、啼哭、叫喊等躯体行为,也可伴有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等生理反应。

及时专业的镇痛治疗,对于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保护身体健康非常重要。长期疼痛会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影响人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甚至出现因疼痛导致的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痛觉过敏和异常疼痛等难治性疼痛,因此应及早治疗。

疼痛没有特效药,所谓的特效药-止疼片,只是暂时的。科学对待生活中的疼痛-牙疼、头疼、肚子疼、胳臂疼,腰腿痛,患者在服过止疼药后就诊,自觉症状不但没有减轻,还会影响医生的判断。如遇身体出现疼痛要及时就医,如实告知医生疼痛位置,疼痛的程度,持续时间,是否为刺激性疼痛,有无自发痛,病情发展的趋势等方面来交代病情。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客观的症状如实告诉医生,这样医生能更迅速地做出正确判断并给予治疗,尽快缓解疼痛。

除了吃药镇痛,在专业的镇痛科室——疼痛科还有很多镇痛的方法。海慈医疗集团疼痛门诊主要运用针刀、神经阻滞、微创技术、正骨及药物等综合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主要的镇痛方法有以下几种:

射频神经调节、毁损

其原理是利用可控温度作用于神经节、神经干、神经根、椎间盘等部位,对神经传导功能进行调节或使其蛋白质凝固,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是一种物理性神经阻滞疗法。

生化武器——臭氧

臭氧能够氧化分解髓核内蛋白质、多糖大分子聚合物,使髓核结构遭到破坏,髓核被氧化后体积缩小、固缩,随时间的延长,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也会消失,而对纤维环和其他组织结构无任何损伤。同时由于臭氧具有消炎和止痛作用,注射到神经根周围后患者的神经根性疼痛可以得到立刻缓解。

低温等离子椎间盘消融

等离子刀头前端可形成肉眼可见的低温等离子体薄层,该薄层中带电粒子具有足够的动能打断组织中大分子的肽腱,使其分解成低分子量的分子和原子,并从穿刺通道排出体外,可产生实时、高效和精确的切割和消融作用,同时可确保不破坏周边组织。

椎间孔镜技术

微创可视下到达椎旁,钳除病变组织,解除神经根受压。

患者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持续或反复发作根性疼痛;根性疼痛重于腰痛;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

脊髓刺激术

将脊髓刺激器的电极安放于椎管的硬膜外腔后部,通过电流刺激脊髓后柱的传导束和后角感觉神经元,从而达到治疗疼痛或其他疾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神经阻滞联合消炎镇痛液注射

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神经阻滞,具有可视、精确的特点,可大大减少穿刺并发症。配合消炎镇痛液,对于儿童的的扳机指、成人的肩周炎、腰痛、腿疼、胳膊疼都以进行安全、可视、零创伤的治疗。

中医特色疗法

中医上讲“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所谓的痛是指身体的某些部位存在的瘀滞、不通。特色针灸、五行拔罐、藏药熏蒸、穴位贴敷、耳穴全息治疗等中医色疗法。

近年来,随着舒适化医疗要求的提高,麻醉医生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海慈医疗集团麻醉手术科目前有麻醉医生19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13人,住院医师2人。麻醉手术科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以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和病人的满意度为目标,克服各种困难,先后开展了无痛流产、无痛ERCP,无痛胃肠镜、分娩镇痛技术,无痛支气管镜技术,使患者消除恐惧,舒适诊疗。

专家推介

张彦平

麻醉手术科主任,主任医师,1998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麻醉学系,从事临床麻醉与疼痛诊治二十余年,擅长老年,幼儿等危重症病人的麻醉,同时有十余年的ECMO抢救心肺衰竭病人的丰富经验。兼任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围术期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体外循环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青岛市医学会疼痛委员会委员。

[来源:信网 编辑:赵晓珊]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
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青岛话题

百人共拉一张网 2025灵山湾拉网节在西海岸新区热闹开场

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青岛王哥庄港东渔码头上演海鲜盛宴 第一网收获超千斤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深度报道

老字号重聚、新业态集结 青岛历史城区刮起“时尚风”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一张信息网 兜牢健康保障底线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