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查看手机版

2021年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这是一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专门法律,与《民法典》《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共同编织成一张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网”。

我的信息我做主
  • 不得强制索取非必要个人信息 最高法发布司法解释规范人脸识别应用

    最高法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制定司法解释,对人脸信息提供司法保护。解释明确规定,在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使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人脸验证、辨识或者分析,应当认定属于侵害自然人人格权益的行为。

    央视新闻
  • 商用人脸识别并非“刚需” 商家无权“看脸销售”

    在“刷脸时代”人脸数据与我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刷脸支付、刷脸门禁......人脸识别逐渐从少数有限场景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不法商家安装人脸收集摄像头,使我们的人脸信息被与我们无关的第三方公司所掌握,而这些公司不具备相应的风险防控能力和安全保障机制,这便置我们的人脸信息于危险的境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我们的消费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

    信网
  • APP隐私条款1万字以上 用户来不及细看就会点“同意”

    APP要求这么多权限有何用?如果仔细查看用户隐私协议条款,几乎无一例外提及,将对收集的部分信息进行商业利用,例如推送个性化的信息、广告等,这也是个人信息潜在的商业价值。

    人民日报
  • 退订广告短信被扣0.1元 用户要求平台承担获法院支持

    根据相关服务协议约定,被告有权使用原告个人信息,根据其个性化需求,以短信方式发送商业广告,原告有权在收到商业广告后通过短信等方式行使退订权利,符合互联网平台商业运作模式的信息推送特征。但双方未就用户行使退订权利的费用承担作出约定。 法院认为,在格式条款无特别约定的情况下,从保护弱势方权益的角度出发,用户退订短信费用应当由提供订阅和退订服务的平台方负担。

    中国新闻网
禁止APP过度索权
  • 涉嫌超范围采集个人隐私信息 14款违法App被点名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提醒广大手机用户首先谨慎下载使用以上违法、违规移动App,同时要注意认真阅读App的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说明,不随意开放和同意不必要的隐私权限,不随意输入个人隐私信息,定期维护和清理相关数据,避免个人隐私信息被泄露。

    新华社
  • 侵害用户权益逾期未整改 工信部下架黑猫小说等96款APP

    近期,工信部组织各地通信管理局,持续推进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常态化检查力度。截至目前,尚有96款APP未按时限要求完成整改。此外,检测发现字节跳动“穿山甲”SDK、腾讯“优量汇”SDK、快手广告SDK问题较多,分别占问题总量比例的37.4%、29.9%、8.0%。

    央视新闻客户端
  • APP24小时定位用户谁来监管?消费者如何维权?

    APP过度收集用户信息是一种内卷,为了提升用户体验,不考虑用户成本随时唤起随时收集。收集的信息越多,用户画像就越精准,能开展的经营活动就更多,获利更丰厚。还有一小部分企业是因为无知或者懒,利用现成的集成服务开发APP,其中内嵌了信息收集功能,可能它自己都不知道。

    经济日报
  • 深夜频繁偷读取用户手机隐私 微信、QQ、淘宝被曝光

    照片是用户隐私,每次调取用户隐私时用户并不知情,从读取时间来看,用户在睡觉的时候它也在读。这让很多网友担心,这是否涉嫌侵犯用户隐私?不少网友称,“淘宝看我相册,难道是为了推销商品”“难怪广告越来越精准,前脚搜索完,后脚就推送”“这是侵犯隐私,我果断把隐私照片全删了”。

    中国新闻网
给“人脸识别”设限
  • 人脸信息被“无感”收集如何维权?遇商家这样“索脸”可拒绝

    商场开启人脸识别摄像头,信息被“无感”收集;小区启用人脸识别门禁系统,不同意不让进;APP捆绑授权强制索取人脸信息,不确认不让用……现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构成侵害自然人人格权益。针对人脸识别信息利用方式的“野蛮生长”,最高人民法院发布规定并于近日在全国施行,对经营场所滥用人脸识别技术、小区“刷脸”进门等问题进行规范。

    北京日报客户端
  • 小区安装人脸识别系统 业主可以“不赏脸”吗?

    “现在连进小区都要人脸识别,可物业又不是专业机构,有权利收集人脸信息吗?收集到的信息又能保证不被挪作他用吗?”王先生是颐中高山小区的业主,他告诉信网,小区现在安装了人脸识别的门禁设备,实行刷脸进门。业主们需要提前去物业办公室登记录入人脸信息,但王先生对此不能接受。

    信网
  • 安装人脸识别系统收集消费者信息 紫光药业被罚款

    个人信息安全在现今的大数据时代越来越被人重视,前段时间,青岛紫光药业有限公司安装人脸识别摄像机,未经同意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被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警告并罚款1万元。对于此事,青岛紫光药业有限公司未对安装摄像头的目的和收集了多少个人信息做出回应。

    信网
  • “人脸识别要穿衣服”火上热搜 专家:注意保护隐私

    一位人脸识别技术公司的人士告诉记者,企业后台人员能看到人脸识别图像,这可能涉嫌违规。他透露,现在提供人脸识别技术的大企业和头部企业都采用隐私计算技术,一般只给客户提供脱敏特征码用于比对,不会把图像传到后台。也有专家提醒,人脸识别上传的图像不只是人脸部分,而是摄像头能拍到的全部区域,这应该成为常识。要避免这样的尴尬,公众需要提高对隐私泄露风险的认知。

    大众网
大数据杀熟可休矣
  • 《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 明确禁止大数据“杀熟”

    今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将正式施行。这部保护个人信息的专门法律,回应了社会上诸多热点话题。比如明确禁止大数据“杀熟”行为、加强敏感个人信息保护等,中国个人信息保护将掀开新篇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
  • 电商平台大数据“杀熟”怎么罚?市场监管总局拟出新规

    根据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偏好、交易习惯等特征,基于成本或正当营销策略之外的因素,对同一商品或服务在同等交易条件下设置不同价格的,可以并处上一年度销售总额1‰以上5‰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中国新闻网
  • 用得越久宰得越狠 多款软件均有“杀熟”现象

    记者在部分App中调查发现,的确存在苹果端会员费高于安卓端的现象。并且使用频率高的旧用户,费用高于“新人”。以微博会员为例,市民孙先生平常不太刷微博,他使用的安卓手机连续包月会员为10元/月,而每天在微博上发文刷图的小安所用的苹果手机,连续包月会员费用却为12元/月。

    青岛早报
  • 网友被美团割“韭菜” 大数据杀熟为何屡禁不止?

    资料显示,“大数据杀熟”起源于亚马逊2000年进行的一次“差别价格实验”。从2016年起陆续有平台被指控大数据杀熟,之后事态愈演愈烈。在美团外卖此次事件之前,天猫、滴滴、携程、飞猪等平台都曾被爆出“杀熟”事件。

    半岛网
治理骚扰短信、电话
  • 手机莫名遭遇“呼死你” 消费者质疑三亚海棠湾免税店泄露个人信息

    令王女士意想不到的是,挂断电话两个多小时后,她的手机遭遇了“呼死你”短信轰炸,连续收到了300多条验证码骚扰短信,手机无法正常使用。“打完电话后,我没有跟任何人联系,也没有跟任何人有过争执,基本可以判断骚扰短信应该是丢伞人给我发的。”王女士告诉《中国消费者报》,10月8日上午,她的手机再次遭遇“呼死你”短信骚扰。

    中国消费者报
  • 网购一次就被商家短信轰炸 电商隐私保护机制存漏洞

    广告推销短信的末尾都会带上“回复T/TD短信退订”的字样。但现实中,一些消费者遭遇商家的“文字游戏”,比如遇到“回复TD即可退订”时,回复“TD”并无法真正退订,只有回复“复TD即可”才可以。 “退订是建立在我订阅的基础上,我既然没有订阅,商家就不该随意给我发,现在反过来,变成商家随意发,最后都让我来退订。”郑先生算了一下,手机上至少有三四十家网店的推送信息,如果一一退订,不仅费时费力,还要自行

    北京日报
  • 女子玩剧本杀给差评 一上午接百余条短信轰炸

    6月15日,大一在校生王同学在市北区山东路117号的不良人剧本推理社消费,因对店内服务、环境、设施不满意,在朋友圈和大众点评上给了店家差评。6月16日上午小王先是在微信上被该店一名员工赵某威胁、谩骂,给赵某留下联系电话后,又遭到疑似赵某发来的“呼死你”短信骚扰。

    信网
  • 购物节营销短信泛滥 从严惩处很有必要

    和骚扰电话不同,营销短信简直无孔不入,商家不需要征求用户同意就能擅自发送。在工信部发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垃圾信息投诉情况中,京东、橙心优选等电商平台因垃圾短信投诉量多而上黑榜。随着电商平台竞争的加剧和购物节的频繁,商家发送营销短信的时间越来越早,数量越来越多。

    信网
告别“信息裸奔”
  • APP开屏弹窗“关不掉”基本解决 乱跳转下降到1%

    今年以来工信部加大APP治理力度,主要互联网企业开屏信息“关不掉”基本解决,早期比例还是比较高,现在已经趋零,这个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还有一个现象就是“乱跳转”,误导用户的发现率也是大幅下降,目前我们统计下降到1%。

    中国新闻网
  • 咨询与骚扰脚前脚后 请为"裸奔"的网络用户穿上外套

    刚买了新车,保险公司的电话就打来了;刚交了新房,装修公司的电话就打来了;刚上网搜了公务员考试信息,培训机构的电话就打来了……在生活中,不少市民都接到过类似的骚扰电话,这些骚扰电话,让人不堪其扰,有的针对性还越来越强,让人很容易陷入诈骗的陷阱。

    大众网
  • 不获取个人信息不能吃饭 扫码点餐应有安全边界

    餐厅以大数据形式招徕顾客本无可厚非,但过度收集和使用顾客信息,不仅繁琐了顾客的点餐流程,影响顾客体验感,更存在个人信息泄漏、滥用,导致顾客被强制“大数据”化、造成顾客在不自愿的情形下,被精准分类、精准推送,乃至存有大数据杀熟的风险。

    半月谈
  • 拿用户真实姓名做营销 陌陌和探探等交友软件侵权了

    类似情况并不少见,还有网友称,收到脉脉、陌陌等社交软件的类似短信。内容为“你的朋友某某将你设置为暗恋对象”“某某等2位同事加入XX,点击加入”“某某连续三次加你为好友”“某某,你的企业给你开通高级权限”等等。 短信内容不一致,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准确地显示了用户的真实姓名,并虚构一些“莫须有”的事情。

    中国新闻网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