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尽展人情冷暖 《家有遗产》将登陆胶州市会议中心大剧院

2021/12/09 22:52 信网

阅读:

信网12月9日讯 (记者 王田)12月17日,12月22日青岛市话剧院话剧《家有遗产》将再次亮相胶州市会议中心大剧院,于一场遗产争夺战中,尽展人情冷暖、现实百态。据悉,该剧改编自青岛本土作家连谏的同名小说,特邀国家话剧院著名导演王晓鹰执导。此次演出是按照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三改三演”的要求,对“二改”专家研讨会的意见及建议进行整理提高后的再次演出。

据悉,《家有遗产》是一部有温度、具有关照当下捕捉社会敏感问题的现实题材作品,该剧聚焦郑、马两家三代人的家庭琐事,通过“遗产”这一敏感话题,连接三代人之间的复杂情感,带领观众感悟现代家庭的亲情回归和正能量。话剧一开场就将迎来一场遗产争夺战:父亲郑书轩的突然去世,80万的存款不知去向,原本平静的生活被打破。妹妹郑美黎怀疑被兄嫂郑家浩和马青梅独吞,为了独霸父亲留下的房子,郑美黎与何志宏施苦肉计,假离婚,结果弄假成真,郑美黎被抛弃。

于此同时,马青梅父亲马良躬意外住院,引出申请专利产品失败的秘密。郑家兄妹在经历各种家庭变故后的关系有所改善,善良忠厚的郑家浩用真诚和宽容担当起了责任,让久违的亲情温暖回归。

该剧真实地表现了平常小人物面对家庭遗产的不同态度,思考和审视家庭亲情、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记录了普通百姓人家的家风亲情传承,面对中年下岗、婚姻考验、再创业、经济压力等种种艰难,仍然坚守真、善、美底线。“一个小家的凝聚力不在于有多少财富,而在于这个家有多少善良的心和温暖的怀抱。

戏里朴实无华的台词和场景就像我们的人生经历,记叙着寻常百姓家的酸甜苦辣,这里面表现出的小家庭,实际上是有大情怀寄托其中的,这一点让人尤为印象深刻。”“亲不亲钱上见”这句台词出现了两次,从开始争遗产的分裂,变成还债务的和解。《家有遗产》将视角更多的集中在亲情之上,用细节的刻画呈现世情人心、价值观念。当“忠厚传家”的匾再次挂起时,我们感受到的不止是家风归来,更是维系国人精神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归来,这才是一个社会和谐发展所必须的文化根基。

[来源:信网 编辑:于轩]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
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青岛话题

城市文化新地标蓄势待发 青岛人记忆中的国棉六厂即将焕新

07/29 09:00 / 青岛日报

曾经,国棉六厂内纺织车间机器轰鸣;如今,这里创意浪潮澎湃翻涌。在这里,历史与未来共鸣,文化与创意共舞,一座城市文化新地标正蓄势待发。

青岛19处场所已集中供冷 具有集约用地高效节能等优点

07/21 08:35 / 青岛早报

业内专家表示,集中供冷节能和管理效率更高,适合大规模、长周期使用,其高效节能等诸多优点,有利于绿色城市建设。

深度报道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开展暑期校内托管:托得安 管得好

08/01 07:44 / 人民日报

多地网友反映,一些家长早上把放暑假的孩子送到图书馆,中午给孩子点一份外卖,下班后再来接。一些年龄小的孩子因缺乏看管,喧哗吵闹,相互追逐,影响了图书馆的正常秩序。

《经济日报》关注青岛:真查实改解决企业急难愁盼

07/23 08:05 / 经济日报

结合学习教育,针对涉企行政检查中存在的多头检查、随意检查、过度检查等问题,青岛市研究制定出台《青岛市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若干措施》,提出了明确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探索开展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等16项具体措施。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