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货源不明、直播带货 奢侈品电商走入死胡同了吗?

2022/01/11 08:15

阅读:

原标题:货源不明、直播带货 奢侈品电商走入死胡同了吗?

1月5日,奢侈品电商平台寺库新增一条破产审查案件信息,申请人柴晨旭以寺库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为由,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其进行破产清算。尽管当晚寺库就对“破产重整”否认,但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寺库共有7笔相关股权被冻结,总价值约为1.53亿元。另外,目前在黑猫投诉上寺库共有8500条相关投诉,社交平台上有不少用户发言要求寺库退款。

从2008年至今,寺库已经成立近14年,除了包、腕表、珠宝、服饰外,还包含了豪车租赁、定制私人飞机旅行等高端业务。2017年,成功赴美上市,成了“奢侈品电商第一股”。上市当年,寺库净利润实现了近400%的增长。直至新冠疫情发生后,业绩开始断崖式走低。展示面积有1600平方米的寺库线下体验店,开业不到一年的时间,也于两个月前关闭。

记者梳理发现,2010年后,我国奢侈品电商进入突增期,第五大道、魅力惠、珍品网、尚品网等后来者大批涌现,数量达到四五十个。据天眼查不完全统计,疫情下的2021年,奢侈品电商平台仍发生融资事件4起,金额近超4.5亿元,平均每笔融资超亿元。然而,不良竞争和“烧钱大战”导致奢侈品电商陷入恶性循环,一些企业落败,一些企业苦苦挣扎,直至汇入倒闭大潮。

从行业来看,奢侈品电商一直存在“货源不明”这一病根。业内人士分析称,走秀网、寺库等奢侈品电商,扮演的是渠道商、中间商的角色,货品严格来说并不是由品牌方直接发给消费者。香奈儿就曾经发出“警告”:从未授权和供货第三方平台。

据《2019中国奢侈品电商报告》显示,奢侈品牌在中国的线上渠道非官方商家供货率为73%,非官方产品出货率达81%,客户买到假货的可能性超过48%。加之各大奢侈品牌大力发展自营网站的举动,加速了综合型奢侈品电商走向终点。2020年,奢侈品品牌平均每周在天猫开出一家品牌旗舰店,去年双11有超200个奢侈品品牌官方参与天猫双11.京东也与众多奢侈品品牌达成了合作,包括LV、DIOR、宝格丽、PRADA等。电商巨头对奢侈品行业的布局和扶持,稀释了寺库等独立奢侈品平台的价值。

另一方面,对于奢侈品电商这种特殊的垂直平台而言,采购高端品类会增加资金压力,向下兼容平价商品却又干不过大众品类的电商。高不成低不就的商业模式,也使奢侈品电商行业不堪重负,一旦融资“烧”尽,就会陷入困境。

寺库曾经尝试多元化发展,向美妆、家居、旅游等领域进军,还在其官网卖起了杂粮、火锅底料、零食等大众平价产品。此举不仅没能吸引新客户,反而让奢侈品消费者望而却步。同样价格之下,消费者更在意的是品牌的服务与信任度,而黑猫投诉数据则可证实寺库并没解决售后难题。

2021年9月,二手奢侈品电商平台“爆爆奢”宣布完成1亿元A+轮融资;同月,识季获得4000万美元B轮融资。12月,快手电商宣布开放二手服饰、二手时尚服饰等一系列二手品类上架直播间,开启二手奢侈品直播带货浪潮;同期,抖音引入多个奢侈品牌入驻直播间卖货。

双重挤压之下,寺库等奢侈品电商正在走入死胡同吗?奢侈品公司的核心就是讲品牌故事、文化和服务,然后将商品以高溢价卖出,而电商难免靠低价战来增加消费者黏性。电商与奢侈,仿佛两个对立面。或许“二手”品类新玩家的发展,可以给寺库等老玩家一些启示。

[来源:工人日报 编辑:赵晓珊]

青岛话题

百人共拉一张网 2025灵山湾拉网节在西海岸新区热闹开场

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青岛王哥庄港东渔码头上演海鲜盛宴 第一网收获超千斤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深度报道

老字号重聚、新业态集结 青岛历史城区刮起“时尚风”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一张信息网 兜牢健康保障底线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