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山东省财政支农政策保夏粮丰产丰收
记者 王鹤颖 代玲玲 通讯员 王群 报道
“昨天下午刚收完,总产达到65万斤!”6月17日,齐河县晏北街道葛庄村云馨家庭农场500亩小麦已尽数入仓,忙完夏收的农场主郭云开始忙夏种,“现在得抓紧忙活300亩大豆玉米播种。”
今年,是郭云第一次尝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顺着她手指的方向,记者注意到一台农机“新装备”——大豆玉米一体化播种机。郭云算了一笔账:“购买专用农机可以获得1万元补贴,加上今年新增的每亩地300元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一共能拿到10万元。”
“三夏”是全年农作物种植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目前,省财政一揽子支持政策已经提前落地,包括补贴、奖励、保险、农业信贷担保等,全力保障夏粮丰产丰收、颗粒归仓。”省财政厅农业农村处处长王昱东介绍。与往年相比,今年我省支持粮食丰产丰收力度更大:省财政统筹中央财政农业生产救灾资金、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一次性种粮补贴资金32亿元,较上年增加16亿元,集中支持春季田管和防灾减灾各项措施,促进苗情由弱转壮,保障种粮农民收益。
在支持粮食收储方面,省财政支持新建扩建储备粮库,对承担政策性粮食储备任务的粮库新建扩建仓容给予资金支持,确保“有仓储粮”;会同58户粮食收购企业发起设立省级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采取融资增信方式,鼓励金融机构为粮食企业市场化收购粮食提供优惠利率贷款。
今年的财政支农政策还注重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省财政落实农业高质量发展“1+3”财政激励资金11.5亿元,评选10个现代农业强县,10个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10个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10个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对现代农业强县每个每年给予1亿元的资金奖励,对农业绿色发展等3类先行县每个每年给予500万元的资金奖励,引导乡村产业发展优势明显的县(市、区)主动作为、率先发展。
“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压舱石’。在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财政涉农支持政策的抢前抓早,有利于把生产成本上涨等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让种粮农民及时享受到政策红利,从而保障全省粮食稳产提质。”山东社会科学院院长袁红英说。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胡晨薇]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